实习生 边凯 本报记者 刘剑
“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讲到的。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全力做好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工作,推动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让群众身体“强”起来
在西峰区东湖公园的篮球场上,冬日的寒冷丝毫不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的热情,围观群众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这些年轻人打得非常好,篮球竞技需要耐力和技巧,我年轻时也喜欢打篮球,这里每天都有比赛,我经常来看。”观看比赛的市民张先生说。
去年以来,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加入全民健身活动,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引导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发挥作用,选派专业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组织编排,并提供器材、奖品等。2021年,共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100多场(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经常性锻炼人数占全市人口比重达40%。全市相继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民健身年系列活动、甘肃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我要上全运”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选拔赛。同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先后开展了“奔跑吧少年”校园系列赛事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运动会。
助推体育设施建设
让锻炼浪潮“热”起来
如今,行走在庆阳,无论是在城市小区,还是乡村广场,健身锻炼区域随处可见,市民出门便能就近锻炼。
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型体育场馆7处,全市投入200万元建成乡镇多功能运动场10个;投入1034万元对市体育馆、华池县青少年俱乐部、镇原县殷家城乡街区体育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向省局争取资金157万元,建成3个智能健身路径、1个社区笼式足球场;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居民小区等配备户外体育健身器材30套;大力开展特色体育进校园,先后投入25万余元,为各个学校配备体育训练器材700多件(套),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助力各个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让竞技体育“快”起来
在2021年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中,我市219名运动员在10个大项比赛中,共获得9金、11银、15铜共计35枚奖牌,突破了我市近10年来的参赛省锦标赛运动员人数、奖牌数量。
在2021年甘肃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中,庆阳市代表队以本土选手阵容参赛,取得了近30年来该项目参赛省级比赛最好成绩,青年组获得全省第二名,少年组获得全省第七名。
在庆阳市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上,26人打破18个项目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2人打破甘肃省中学生运动会记录。
好的成绩离不开平时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在赛前集训中,我市先后投入204万元聘请省上高水平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集中训练和赛前强化训练。同时,建立了全市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库,确保参赛备战运动员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我市共挂牌成立32所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点,累计注册运动员606人。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