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6月11日,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热度不减,走进陇南市展馆,池哥昼、西和麻纸、马勺脸谱……一项项非遗产品在这里精彩亮相。
陇南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有以秦早期文化、《西狭颂》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哈达铺红军长征、两当兵变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西和乞巧节、文县白马池哥昼、武都高山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这些自然和文化资源铸就了底蕴厚重的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遗分类中的十大类项目名录在陇南都有传承,而且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据陇南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甘红霞介绍,“池哥昼”是陇南市文县白马语的音译,“池哥”意为面具,“昼”为歌舞,这是至今还留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古老且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池哥昼是山寨群体性活动,有固定的表演舞步和程式,各个寨子表演的角色、人数、面具、装扮、动作又不完全相同,一般由池哥、池姆组成,以舞蹈贯穿始终,表演服饰、道具、形式、舞姿有别于其他歌舞,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浓厚的娱乐色彩,是集舞、歌、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西和麻纸是出产于西和县的小尺幅特产纸张,具有纸色古朴、纸质柔韧、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适宜传统毛笔书写等特点,常用于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包装等,是非常环保的纸张。”甘红霞说,西和麻纸纸质柔韧,千年不腐,因此也有“千年寿纸”之誉。
武都高山戏、文县玉垒花灯戏、礼县井盐制作、成县沙坝粗陶……在陇南,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人,他们用精湛、专注和情怀,讲述着陇南故事。
“希望通过这次节会,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甘红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