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 品牌打造 ——我市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庆阳苹果”全链发展 2024年08月13日

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通讯员 黄瑞杰

庆阳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我市立足自然禀赋,加快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苹果品质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营销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收入日益增加,全产业链格局初步形成,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打造产业集群

质效稳步提升

我市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为引领,以品种更新换优和果园提质增效改造为重点,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全链增值,形成了以董志塬核心示范带、中南部塬面提质增效区、北部山地辐射带动区为主的“一核两区”全域发展布局。

目前,全市6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涉果乡镇92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9.3%,苹果生产重点乡镇6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59.5%。建成10个优质晚熟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和25个万亩苹果片带,全面打造“庆阳苹果”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现代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成功创建了宁县国家级苹果产业园、庆城县省级苹果产业园、庆城县白马铺镇市级科技示范乡镇和宁县早胜镇“三品一标”苹果基地等,全市累计建成现代矮化密植苹果基地37万亩。截至2023年底,全市果园面积达133万亩,产量达14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人均务果纯收入达2273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推进科技兴果

产业链条延伸

2012年以来,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合作,成立了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组建了全国首个市级“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修订完善了“庆阳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总结提出了“庆阳苹果”标准化生产8项实用技术。依托陇东学院成立了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先后示范推广间伐改造、旱地矮化密植高效栽培等7项新技术,引进新优品种20余种。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