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我市不断加快构建苗木繁育、果品生产、技术服务、贮藏加工、营销推介等各环节衔接配套的苹果产业链和价值递增链。确定苹果产业链主企业2家、骨干企业6家,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苹果总贮藏能力达59万吨,商品化处理能力达90万吨。先后建成苹果分级包装线10条,年加工苹果32万吨,苹果大户超过10万户,形成了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多元投资、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品牌优势凸显
持续助农增收
我市坚持“一盘棋”思路,整合县域苹果品牌资源,集中力量推广“庆阳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甘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品牌体系和“品牌+形象+标识+包装”拳头效应。目前,全市申请注册企业、合作社商标品牌34个,有13个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庆阳苹果”先后获得中华名果、国家优质苹果金奖、甘肃省十大名果等称号和荣誉,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品牌,2023、2024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百强榜和甘肃“甘味”农产品十大区域品牌。我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市”,被中国品牌杂志社确定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调研示范基地。
我市着力找准“庆阳苹果”定位,挖掘“庆阳苹果”文化故事,持续打造苹果主题公园、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具有黄土高原特色果业旅游与休闲观光综合体,促进苹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面提质持续助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