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市农业农村局 五措并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08月16日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李佳诚)8月14日,记者从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获悉,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新模式,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建立营销推广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元融合机制、强化政策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培育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村户,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立足村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挖掘黄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牛羊猪鸡、果菜菌药”等特色产业,确保每个示范村每年培育种养大户 5户以上。围绕农文旅融合市场需求,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场地,大力发展“五小产业”,以“乡土味”农特产品和服务促进乡村旅游消费,提升“庭院经济”收入。采取招商引资、龙头领办、村集体建办等方式,每个示范村建办1家以上农副产品加工、电商销售企业,配套发展冷藏设施、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推动全链升级、提质增效。

建立农特产品营销推广体系。坚持包装增值、品牌带动、销售帮扶同向发力,通过深入挖掘地理环境、品种品质、功用价值等地域特色,以“甘味”品牌为引领,支持引导示范村企(合作社)注册商标、申报品牌,统一包装标识,开发不同包装档次的系列产品,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将农文旅产品销售作为对口协作、社会帮扶、驻村帮扶的重要内容,多渠道促进产品销售,建立符合乡村产业实际的营销推广体系。

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参与机制。以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百千万”工程和“头雁项目”为支撑,通过项目孵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各类技能型人才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增收。重点面向示范村户,年培育乡村振兴管理人才100人,高素质农民1万人,认定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提升参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技能,推动农户全链条就业嵌入、全环节分享收益,多种方式就近就业参与农文旅融合发展。

建立完善多元融合推进机制。坚持把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与“5155”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创建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采取政府主导、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打造文化长廊、民俗体验馆、村史馆等小景点、小游园、小景观,实现“一户一小景、一村一大景”,力争每年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20个以上。拓展延伸“农业+”多元融合机制,大力培育生态观光、体验采摘、科普研学、小吃餐饮、特色民宿、休闲康养等多个业态,以资源集中、要素集聚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增产增收。

持续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保障。依规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示范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持续落实小额信贷、农业产业贷款贴息等政策,调动激发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积极性,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