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尚倩)8月14日,在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市商务局局长云晓野表示,电商直播是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是培育新型消费、带动就业创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全市商务部门将立足职能定位,构建电商发展矩阵,把网络变成“新赛道”,把直播销售农特产品变成“新农活”,推动“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市商务局组织成立了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下设农业农村、电商营销、文旅发展、宣传推介4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组职责和责任领导,统筹安排和部署调度工作进展,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建立“百千万工程”任务清单,明确主导产业、任务措施、年度目标和主抓领导,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考核评定办法,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观摩会,推动各村因地制宜竞相发展。积极争取国省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电商新业态人才培育等项目资金,用足用活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项目资金和市财政电子商务专项资金,开展“百村万名新农人”培训、网络直播推广营销等活动,为优质电商团队和主播提供场地、技术、商品、物流等支持服务。
市商务局积极探索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让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邀请农村电商专家、知名主播,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操+案例”等方式,对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本土直播达人等开展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直播、能创业的网络主播。建立全市带货主播账号库,对每名主播所属县(区)村组、带货产品、粉丝量、成交量等进行建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制定“百村万名新农人”培训计划,将电商直播技能培训作为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帮”等方式,提升农民对新媒体的运营技能掌握和讲好农产品、讲好乡村旅游故事的能力,让广大农民成为“新农人”和“新农具”的使用者、“新农活”的受益者。
市商务局以农文旅产业为抓手,以组合优势延伸产业链,以特色品牌提升竞争力,构建线上线下双线闭环的供销体系和城乡互联互通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注重优质网货品牌培育,策划开发一批成长速度快、产品溢价高、产业带动强、适合网络销售的农特产品,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全员推广销售活动,持续形成网络流量效应。深度挖掘陇东饮食文化,指导培育一批美食名店和餐饮网红店,组织筹办乡村美食节、夜市美食节等活动,打造“庆阳乡村味道”,打响“庆阳小吃”品牌。鼓励建办一批优质网货供应链企业,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做优做强直播账号,打响叫亮“高天厚土、文化庆阳”旅游品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实现“绿色寄递、统仓共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