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海霞 庆阳融媒记者 李文
编者按:近年来,环县洪德镇庄子峁立足红色底蕴、乡村风貌、“五小产业”,运用电商平台和网络技术建立了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研学体验、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庄子峁生态农庄为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闯出了一条路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了一种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一个样板,经验弥足珍贵。8月14日,市委、市政府在环县召开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现场会议,学习推广庄子峁生态农庄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经验,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打造一百个示范村、培养一千个直播账号、培育一万个示范农户。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庄子峁生态农庄的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共同探寻庄子峁生态农庄的“致富密码”。
“一家富了不算富,抱团共富过日子才更有奔头!”这不仅是环县洪德镇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的个人想法,也是整个农庄22户群众共同的目标。作为环县首个干旱山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村,在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庄子峁跑出“加速度”的重要原因就是抱团发展激活了“致富密码”。
近年来,环县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在返乡创业能人杨清艳的带动下,建设了以乡村“五小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庄子峁生态农庄,让一个距离县城28公里的山区村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村”,村民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不足6000元,增加到2023年底的22100元,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的美好愿望。
抱团发展实现“产业富庄”
过去,庄子峁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为破解困局,实现共同富裕,庄子峁摒弃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发展方式,选择抱团发展。
在抱团发展过程中,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的 “带路人”作用不可小觑。
5年前,庄子峁还是环县深山里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组,“80后”青年杨清艳是嫁到庄子峁的一个普通“媳妇”。初到庄子峁,杨清艳发现这个村组只剩为数不多的老人,年轻人大都外出讨生活。
20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清艳去外地出差、交流,看到其他地方的农庄发展得非常好,脑海里便萌生了把庄子峁原生态农产品挖掘出来、包装销售的想法。
说干就干!性格干练的杨清艳随即筹钱,着手打造庄子峁生态农庄。在她的带动下,农户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刘海琴重操酿制手工酱油的技艺,杨志平散养土鸡并尝试酿制黄酒,杨满彦利用自家6亩土地办起共享菜园,杨志奎养殖黑山羊、加工蜂蜜……
此后,杨清艳一有空就到这几户叔伯、婶婶家里拍视频,并在快手、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注册“庄子峁农庄暖心姐”公益助农账号打开销路,还组建起了“村花代言团”拍短视频直播,持续为生态农庄升温引流。
慢慢地,庄子峁生态农庄人气越来越旺,带有“庄子峁味道”的农特产品也渐入人心,走出山外,走上了市民餐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庄子峁生态农庄的发展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县出台了《环县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在庄子峁探索开展干旱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以“旅游+历史穿越”“旅游+红色研学”“旅游+绿色农业”“旅游+特色美食”“旅游+乡愁体验”“旅游+生态观光”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单一依靠农业的产业格局,探索出“一户一品、自主经营、人人参与、抱团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
如今,庄子峁生态农庄建成6个农特产品作坊、3个养殖中心、4个产业基地、2个体验园,成为一处生态旅游、绿色采摘、特色产业、休闲康养融合发展的生态农庄。2024年1月,庄子峁生态农庄“干旱山区农文旅整合发展创新”项目荣获甘肃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一等奖,成为环县构建特色农旅一体化旅游区的“试验田”。
旅游带动促进“消费活庄”
农人忙碌,车辆穿梭,烟火鼎盛,八方游客在此集聚,或寄情广袤山水间,或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或品尝地道农家饭……自2023年开始,庄子峁的农户们再也没了农闲时节,从春暖花开到寒风料峭,大家不是忙着接待游客,就是忙着加工农产品。今年以来,庄子峁生态农庄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6万元,农户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庄子峁按照“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用、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特色“乡愁”文化特质,在村容村貌上保留乡土气息,特色农产品也以“土特产”为主,改造扩建乡愁记忆馆、农耕文化展示馆、九德书苑、非遗馆、体验馆等配套设施,用“土味”留住游客,以“乡愁”浸润心田,经过不断摸索发展,庄子峁生态农庄如今游客爆满,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乡村旅游产业链。
随着庄子峁“土特产”名气越来越大,原本在外务工的20多个村民也纷纷返乡创业,开办乡村民宿、康养中心等,持续开发多种乡愁农产品,丰富了庄子峁生态农庄的业态供给。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返乡大厨”杨志楠每天都忙碌并快乐着,农庄旺盛的人气让他 “不愁没钱赚”。“从5月开始,来庄子峁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民宿平均每天收入近2000元,周末和节假日每天的收入可达到4000元。”凭着20多年的烹饪手艺,他的民宿一经开业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消费。
每天下午6点,杨清艳都会准时打开直播,介绍庄子峁的特色农产品,和观众互动。杨清艳说,在庄子峁,“村村播”已经发展成“户户播”,人人都在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依托新媒体平台,村民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了“新农活”,通过“新媒体+产业”的方式,闯出了一条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如今的庄子峁已经成为环县的产业品牌引领示范村,许多周边群众也以庄子峁为平台销售土特产。在庄子峁的引领下,环县17个村正在全力拓宽“户户播”助农增收新渠道。
以文化人打造“善治强庄”
走进庄子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在这里成为现实,庄子峁也成为环县乡村振兴道路上一张亮丽的名片。
村民自发成立农庄管理委员会,设立公益日,组织农户兼职导游、配送员,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组建“村花团”,宣传代言农庄产品,打造自己的正能量“网红”。为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庄子峁还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挂牌“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示范学校”“甘肃省农民田间示范学校”等,教育引导群众向善向美。每年组织开展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典型人物评选表彰,2023年,村民许改艳被评为“庆阳市道德模范”“甘肃好人”,带领全村发展的杨清艳也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带动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6月中旬,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杯”象棋邀请赛举办,来自山东、陕西、甘肃、宁夏四个省区89名选手报名参赛。“庄子峁生态农庄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竞技的绝佳平台,比赛不仅推动了象棋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自山西的参赛选手说。
类似这样的活动在庄子峁时有上演。洪德镇“环行耿塬之畔·竞技洪德之巅”全民健身跑、“乡愁浓情·最美农家农耕夜”系列文艺演出、乡村“春晚”等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崇文厚德新风尚同时,提升了游客参与度、观赏度和融入感。
“庄子峁生态农庄将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增强游客体验度。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更多村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力量。”环县文旅局副局长夏庆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