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品读王维的“花式”田园 2024年10月18日

胡坷坷

虽世殊时异,然人心所向之美好景致,其情致总归于一。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从未衰减,恰如“诗佛”王维那清新脱俗的花式田园生活总能如诗如画。

去山间寻觅一抹清幽与宁静。王维在隐居之后,喜欢到山中寻找心灵栖息地,他在《山居即事》中写道:“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这个季节,绿色的新竹刚刚长出了嫩叶,看起来仿佛覆上一层细腻的粉色,红莲则悄然褪去旧衣,展现夏日独有的风姿。渡头炊烟袅袅升起,处处是采菱人满载而归的温馨景象。这,便是王维在山间寻觅到的田园乐趣。诗歌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鹤巢的“遍”与人访的“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还通过“绿竹”与“红莲”、“新粉”与“故衣”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去原野感受自然的辽阔无垠。王维虽然隐居田园,但他的心态是极度宽广的,这也表现在他写的《新晴野望》一诗中:“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善于从自然景色中捕捉季节的变化和生活的气息,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远近景的结合,展现了田野的广阔和自然的壮美。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田野、繁茂的树木、充盈的溪水以及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等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季节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看到此情此景的内心思考,通过诗人的笔感悟大自然的宽广无垠和诗人的豁达心态,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竹林静坐感悟人生哲理。王维对竹子情有独钟,对竹的品质也极度赞扬,隐居田园后,还会经常到竹林中参禅悟道。在《竹里馆》一诗中,王维的心境是这样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全诗遣词造句非常简单直接,一个“独”字贯穿全篇。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出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释放天性的洒脱和率性。诗人还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相会的,在纯天然的环境中,让我们感悟到田园生活对诗人心灵的滋养。

在雨后的山庄感受万物的热闹与可爱。雨后的王维,在隐居的山庄里看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于是便创作了《积雨辋川庄作》。诗中写道:“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通过描绘夏天雨后辋川庄的宁静与生机,将连日雨后,树木郁郁葱葱,田野积水广漠,白鹭翩翩飞舞,黄鹂声声清脆这样一幅热闹的多姿多彩的田园生活画卷描绘的栩栩如生。此情此景下,王维吃着香气四溢的藜黍饭,静静地看着山中花木的盛衰,在这静谧的山庄中,心情也随着山庄中万事万物的变化而起伏,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

去乡村体验农家生活的闲适与恬淡。王维在隐居田园生活的时候,会经常与周边的农人打交道,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在《渭川田家》一诗中,王维写道:“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夕阳斜照村落,牛羊缓缓归家,老农倚杖等候牧童归来,田夫肩扛锄头,相遇时言语依依,此情此景,让王维不禁心生羡慕。诗中通过描绘这样一幅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农家生活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文化底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农家普通生活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读王维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味王维的花式田园生活,让我们一起拥有感悟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魅力的珍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