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就连副产品正戊烷也将成为冷链保温材料的助剂和人造冰、麻醉剂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一场由企地合作点燃的产业升级之火,正照亮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未来。
能源基地开启升维之路
施工项目部的电子大屏上,BIM模型正实时映射施工进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6套主要装置及配套储运设施、公用工程设施、辅助设施的施工进度精确到小时级。目前“大干一百天,基础出地面”劳动竞赛如火如荼开展,37个作业面实现立体交叉施工,创下单月完成1.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的纪录。
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是企地协同的创新机制。市区两级“嵌入式”服务破解了26项审批难题;长庆油田开通原料保供“绿色通道”,确保项目投产即达产。这种“全要素保障”模式,使项目开工10个月即完成近40%的总体进度,跑出化工项目建设的新速度。目前,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地上结构和钢结构及设备安装,特别是顺酐装置,关键节点核心反应器已完成吊装,脱氢装置的3台大型反应器,也即将进入吊装作业,厂前区配套附属工程完成了90%以上。项目总体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装置机械竣工。
天蓝地绿的董志塬上,一座现代化工新城正在崛起。但对庆阳同欣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只是起点。规划中的项目可将产业链延伸至高端纺织领域,PVP生产线瞄准生物医药蓝海,而C5分离装置正在打开环保制冷剂的新市场。
站在“双碳”目标的历史坐标上,庆阳同欣项目的意义早已超越企业个体。它标志着传统能源基地正从“燃料输出”转向“材料创造”,从“资源依赖”迈向“技术驱动”。
黄土高原的沟壑正在见证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从“蓝金”到“绿金”的蜕变之路,正在陇东大地写下转型升级的时代注脚。当责任、创新与洁净的基因融入品牌血脉,庆阳同欣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的承诺,书写属于新能源企业的品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