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美国生态学会期刊《生态学》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对不受人类干扰的“原始”山地,受夏季气温逐年升高的影响,昆虫数量也在迅速下降。这表明气候变暖可能成为全球昆虫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处亚高山草甸上开展了为期约20年的飞行昆虫监测,时间跨度为2004至2024年。该草甸海拔约3000米,有着38年的气象观测记录,且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直接干扰,是典型的相对“原始”的山地生态系统。
研究人员发现,这里的昆虫数量平均每年下降6.6%,20年间累计下降了72.4%。研究还发现,昆虫数量的急剧下降与这一地区夏季气温逐年升高直接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多数关于昆虫减少的报告集中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而对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栖息地缺乏系统监测。这一研究表明,即便在“原始”环境中,昆虫也在快速消失,这表明气候变暖可能是驱动全球昆虫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指出,山地聚集了大量当地特有且适应性强的昆虫群落,因而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如果在更广阔的山地区域普遍出现昆虫数量的快速下降,所有依赖昆虫提供食物、授粉、防治害虫和养分循环的生态系统前景将十分堪忧。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