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耿春玲 情系妇女当好“娘家人” 2025年11月21日

庆阳融媒记者  杜斌伟

作为市人大代表、环县妇联主席,耿春玲既是广大妇女的“娘家人”,又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多年来,她扎根基层,情系妇女,以柔肩担道义,用真心换真情,以对妇女事业的无限热忱和扎实履职的过硬作风,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动人乐章。

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她们的健康发展、经济独立与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自担任环县妇联主席以来,耿春玲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感知最迫切的需求。入户走访时,她总是拿个小本,记录下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和意见,精心整理后,积极向市、县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分团审议时,耿春玲基于翔实的数据,直言不讳地提出:“从环县城乡妇女‘两癌’筛查情况来看,2011至2024年享受全国妇联救助232人,每人10000元,市妇联2022至2023年救助150人,每人5000元,但仍有99名确诊患者未得到救助,且实际人数可能更多。低收入妇女生活本就艰难,虽有医保报销,但患癌后医疗自费部分仍难以承担,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救助与保障力度。”这份基于深入调研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推动了相关政策的优化。

多年来,耿春玲通过进村入户、接待来访、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妇女群众在健康、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围绕改善民生、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相继提出了多条精准有效、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建议,将散落在民间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方策”。她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致力于推动问题解决,积极与卫健、医保、教育等部门沟通协调,跟踪建议办理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或满意答复,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耿春玲的履职,不仅体现在议政建言上,更融入于服务妇女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在健康关爱方面,她力推“两癌”筛查与救助,自2018年以来,环县累计筛查47968人,2011年至2024年,为382名妇女争取到全国、省市妇联救助金共300多万元。在权益维护方面,她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婚调室”作用,积极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带领“巾帼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将法律知识送到妇女身边。在就业创业方面,她打造“妇”字号基地,创立“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成功挂牌命名国家级巾帼示范基地3个、省级2个、县级10个,吸收周边妇女就近就业3000余人。在文明风尚方面,她配合开展市级“家风润陇原 幸福千万家”家庭教育公益巡讲,为600多个家庭提供指导,积极推动书香家庭建设,大力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理念,营造健康文明的婚育氛围。

耿春玲的履职轨迹,始终与环县这片土地的发展、与全县妇女的福祉紧密相连。“我深切感受到妇联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只有把关系到妇女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能真正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才能更好地践行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这是耿春玲的心声,也是她行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