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西峰区野林村

土地托管“托”起群众致富梦

本报讯 (通讯员刘新艳、王娜) “玉米种上了,我可以安心去打工了。”近日,西峰区董志镇野林村村民刘东和新农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把家中的11亩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这是他连续第3年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

“以前都是自种自收,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样样开支都不少,收成还不高。后来,我外出打工挣钱,家中只有祖母,土地无人耕种,每到春播秋收,我就发愁。”刘东说,2019年,村里的新农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土地托管服务,他立即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部由合作社代劳,省心又省力。

“合作社用的是大型农用机械,种一样的地,成本要比我们低,产量却高。”这3年来,刘东只需要给合作社说清楚地里种小麦还是玉米,就坐等庄稼归仓,真正当起了“甩手掌柜”。

野林村党支部副书记金亚洲介绍,野林村有4300余人,因村里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群众缺乏致富门路,青壮年都选择就近或外出务工,家中老幼相守,种地成为大难题。土地托管这一新举措,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让农民外出务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挣钱致富奔小康。

当看到最先“吃螃蟹”的刘东种地务工两不误,日子越过越好时,邻近村子的不少农户都与该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由合作社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服务。

“这些年,外出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家乡的土地缺乏经营管理,要么荒废,要么产量不高。合作社就尝试实行土地托管服务,群众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既可坐等收益,还能腾出手从事其他产业。”新农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刘成龙说,这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的大难题,还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从种植到收获,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都有合作社协助完成,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有农机农具50余台(套),已托管土地300多亩,签订耕种作业合同2000多亩,净利润达到20余万元,形成“你外出打工挣钱 我在家帮你种田”的双赢局面。

--> 2021-05-14 西峰区野林村 1 1 陇东报 content_4480.html 1 土地托管“托”起群众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