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娜 通讯员 燕超
正宁县各级各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聚焦群众所想点亮“心愿单”
近日,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正宁县南二环道路破败不堪,影响出行。道路安全无小事,收到转办留言后,县住建局迅速行动,组织施工队伍对该路段进行修补,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正宁县坚持把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以“六个聚焦”为牵引,各单位共报送实事项目350多件,从中梳理重点实事项目122件,已完成35件,其他正在稳步督促推进落实,着力解决群众的“急愁难盼”事。
正宁县城停车问题是许多人的头疼事。针对停车难的问题,经过集中调研、科学论证后,县城管局筹措资金5.9万元,对现有停车位中387个标线不清晰的重新施划,并新施划停车位340个。
同时,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共受理群众反映各类诉求1494件,其中热点问题105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正宁县既紧盯群众诉求集中、社会广泛关注的急事难事聚力攻坚,又注重群众身边的烦心小事切实解决,全面排查梳理群众信访反映问题、征求意见反映问题等。
聚焦群众所需扎实“办实事”
正宁县将群众“急难愁盼”事当头等事来解决,把“问题清单”变为“销号清单”,让群众得到实惠。
位于县城兴旺路的夜市环境卫生差、噪音大,周围住户深受其扰,而且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县上充分考察调研,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由庆阳陇尚福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20余万元,取缔现有兴旺路夜市,按照“六统一”的模式对兴旺北市场进行提质改造,新建夜市操作间46间,施划固定摊位30余个,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内容的90%,有效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正宁县结合实际,活学活用,主动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协调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发放扶持产业贷款1.15亿元;组织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试验田覆膜30亩和5个品种的马铃薯品比试验种植,检修农机具1050台,维修拖拉机500台……
正宁县还依托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村组开展理论宣讲、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聚焦群众所急加快“补短板”
正宁县把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同时,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盼,列出任务清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务实的举措解难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签约引进优秀教师8名,调整优化学校校长、班子成员,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三优+”工程实施方案,签订结对提升和委托管理协议,组建今年第一批10个“优质学校+”教育联合体、1个“优秀校长+”研修共同体和9个“优秀教师+”发展共同体,目前已开展活动40余场(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紧盯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办法,通过下放行政许可事权,积极推行网上行权,不断简化办事流程,落实窗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截至目前,共颁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931户,全县市场主体累计达到了8817户,注册资金累计达到80.2亿元。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