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陆洋 通讯员贾自正)近年来,合水县积极鼓励养殖合作社回收利用玉米秸秆,做好饲草储备,降低饲养成本,形成了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群众增收的“绿色产业链”。
太白镇地处子午岭腹地,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每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随之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让群众很烦恼。太白镇葫芦河村村民杨金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创办了太昌源饲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50元的价格,收购当地群众的玉米秸秆,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同时,合水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殖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产业。今年,太白镇牛车坡村村民侯玉平成了村里发展养牛产业的农户之一,在政府的扶持下,他贴息贷款10万元,养了5头牛,这样一来,他家的玉米秸秆和饲草就有了用武之地。“我种了30多亩玉米,玉米秸秆没办法处理,去年冬天政府发展养牛产业,我就报了名。这下好了,玉米秸秆能处理了,养牛的饲料也有了。”侯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