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效国)近年来,正宁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正宁县立足“两区两带”产业发展布局,聚焦肉牛、生猪、苹果、瓜菜四大主导产业,坚持抓谋划、抓招引、抓落地、抓推进,初步构建了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集成配套的生产体系和集约高效的经营体系。全县建成鑫乐、卧牛湾等2个5000头肉牛繁育场,甘肃正环荣饲料加工厂,千头肉牛育肥场8处;初步形成养牛专业乡镇2个、专业村7个,发展养殖大户128户,自养户1841户,标准示范户810户,全县肉牛存栏总量达到5.2万头。建成了5个万亩苹果基地,36个苹果专业村,47个县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带动6.5万名群众实现增收。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正宁县遵照“因地制宜、因势引导、因村而异”的原则,对全县各个示范村的建设进行了研判和定位。罗川村依托历史文化厚重的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上官庄村从美丽乡村与完美社区建设融合上入手,探索发展农村新型宜居小区模式;西里村和东里村充分利用近郊和林果种植优势,探索发展体验农业。
正宁县以“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以增加群众收入、建设和谐美丽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西坡镇伍畔村投资5840万元,流转1680亩土地,建成彩叶苗木基地,栽植红枫、海棠、玉兰等苗木31类97万株。永正镇上官庄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循环利用,形成“果—沼—畜”循环经济。围绕“滥、乱、脏、土”4方面突出问题,采取“治、拆、垫、清、建、管”6项措施,积极推行“5+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卫生保洁制度,将每周五确定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日”,并初步形成了“户集、组收、村运、镇埋”的垃圾处理一体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清理排水渠道358公里,共清理农户门前“三堆”3600多处,清运、填埋各类垃圾42余吨,建成标准化“地坑式”垃圾填埋点9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