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情系红色故土 墨颂南梁精神

——袁鹏飞美术作品展小记

本报见习记者 俄少飞

6月24日,“情系红色故土 墨颂南梁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袁鹏飞美术作品展暨袁鹏飞美术创作公益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在环县五中举行。作品展现场展出的155幅水墨画作,用独到的视角和娴熟的表现技法,带观众重回红色热土,重温陕甘边革命历史,给书画爱好者带来一场艺术视觉盛宴。特别是《吴起大捷》《西征红军到环县》《习仲勋在环县》《阎洼子四十二烈士》《见证南梁记忆》等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袁鹏飞的画作题材宏大,人物众多,每幅画作都融入了人物速写的笔触特点,兼工带写的表现方式与淡雅明快的墨色相得益彰,将人物的面部轮廓与肌肉表现得非常写实,生动表现了气势恢宏的革命历史场景,再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彰显了袁鹏飞先生对大题材创作与构思的驾驭能力。此次共展出南梁主题作品70幅、创作草图41幅、人物写生10幅、山水画写生16幅、人物小品18幅。观众停留在画作前,或学习创作手法、或汲取艺术灵感,久久不愿离去。

袁鹏飞是环县曲子镇人,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国家画院任惠中工作室班主任、天津画院特聘画家,尤其擅长创作反映陕甘宁革命老区题材的美术作品,其创作的《战士》《母亲送儿打东洋》等多部作品先后在全国画展上获奖。

袁鹏飞主张写实主义绘画,尤以水墨写意人物见长,擅长用近似“粗放劲健”的线条塑造不同阶层的人物,在此基础上略施皴、擦、渲染,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充满生命的律动。他长期生活在庆阳老区,在创作过程中坚持走访群众、查阅档案,征集革命年代的实物,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因此他的作品都力求尊重史实。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每一幅作品从构思到创作,都是再三酝酿,反复推敲,征求各方面意见,数易画稿,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据袁鹏飞介绍,在创作《马文瑞创办陇东中学》这幅画时,他首先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画出草图后反复征求当地知情人和马文瑞子女的意见,结合意见做了大量的修改工作最后才定稿。这幅作品画成后,得到了革命先辈及其子女的认可。此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发表。

“我出生在甘肃庆阳这片红色的土地,从小听着红色的故事长大,因而年幼时就萌生了热爱红军、钦佩英雄、报效祖国的情愫。”袁鹏飞对记者说,他从事绘画工作后,努力用艺术的形式将历史的瞬间定格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从不同角度再现老一辈革命家当时战斗和生活的场景。“今天的作品展,是我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也是我学习、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希望能有更多的美术工作者加入陕甘宁红色故事创作队伍之中。”袁鹏飞说。

据悉,此次展出活动由环县委、县政府主办,环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联承办。市、县相关专家、环县美术工作者、部分美术教师、公益班首批学员、环县五中部分师生共计1000余人参加活动。当天,袁鹏飞先生在环县五中设立的美术创作公益培训基地同时挂牌成立,该基地将为全县美术工作者搭好平台、做好服务,长期提供无偿培训。

--> 2021-06-27 俄少飞 ——袁鹏飞美术作品展小记 1 1 陇东报 content_6335.html 1 情系红色故土 墨颂南梁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