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晓勇 李亚龙
换届工作开展以来,正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7月23日全面完成了10个乡镇党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3.2岁,全日制大学学历人员增加12名,女干部增加7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干部担当实干、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坚持“三级联动” 凝聚好合力
健全机构明责。成立县委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换届工作指导组、换届风气督查组,形成了县委抓总,组织牵头,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及纪检监察、统战、宣传、政法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换届工作领导格局。乡镇、村(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严格履职尽责。落实县委书记换届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换届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代表选举具体责任人的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联抓联管责任制;落实乡镇党委报告、纪委工作报告“两报告”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县委组织部和县纪委复审、县委和县纪委主要领导审签“三级审核”制度。承诺践诺严责。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自下而上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做出严肃换届纪律承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各级参与换届工作人员向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签订《承诺书》2100多份,作出严肃换届纪律承诺。
把准“三个维度” 推选好代表
把准目标“精准度”。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通过组织找党员和党员找组织“双找”、外出服务和回引回乡服务“双配套”,摸清党员数量、去向、现状,合理划分选区和党代表名额,力求党代表推选工作情况清、底数明。把准党员“参与度”。在选举单位采取群众推、党员推、组织推“三推”方式,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针对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多、党员年龄偏大等情况,安排专人定时沟通联系和上门走访,教育引导外出务工地不远且打短工的党员、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党员积极参与到党代表选举工作。把准代表“公认度”。围绕党代表任职资格条件,注重从生产和工作一线中进行推选。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统一征求县纪委监委、政法、审计、信访等方面意见,做好代表资格联审工作,全县推选乡镇党代会代表1320名。
巧用“三面镜子” 选配好干部
巧用政治标准“放大镜”。组建专题调研组深入乡镇调研,考察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等方面情况,对存在“七个有之”的,一律不作为换届人选。巧用一线识别“望远镜”。采取座谈交流、酝酿讨论、分析研判等形式,从具体岗位职责需求出发,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到合适的岗位。通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乡语口碑,把素质好、威信高、群众公认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巧用资格审查“显微镜”。综合运用干部调研、平时了解和巡视巡察、信访、审计、考核等手段,严格落实“凡提四必核”,对提名人选档案坚持动议、考察环节两轮审核,管档人员和考察组成员双重把关,将意见征求范围扩大到纪委监委等9个部门,落实廉政意见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双签字”制度。
做好“三道加法” 换出好风气
“谈话+案例”安装“预警器”。围绕换届政策、换届纪律、履职要求等,由县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带头,分层次与乡镇党政正职、重点岗位干部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召开集体任前谈话暨廉政谈话会议,开展谈心谈话941人次。县乡两级党组织集中观看《镜鉴》《警钟长鸣》等教育警示专题片26场、2300多人次。“举报+核查”织密“保障网”。健全完善12380电话、信访、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综合举报受理平台,在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向社会公开举报方式。各乡镇开通监督电话,设立举报信箱,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及时受理反映换届有关问题。“督察+落实”营造“好氛围”。围绕程序环节、纪律落实、换届风气等,县换届风气督查组多次对各乡镇贯彻落实换届风气监督要求及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换届工作指导组下沉乡镇,对乡镇换届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就地督促整改,保证了乡镇换届工作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