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宁宁)初秋,来到位于镇原县城关镇原郑村的镇原县宏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里,工人们挎着篮子在园内穿梭,橙黄色的中油蟠桃惹人口水直流。采摘工赵小霞说:“在合作社里,从年初能干到年底,现在主要工作是摘桃、疏果、分拣,一年可以收入3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原郑村通过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猪养殖、瓜菜种植、劳务输出等产业,基本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目前,川区以瓜果蔬菜产业为主,建设日光温室3座、蔬菜大棚140多座;塬区以苹果产业为主,栽植苹果树320多亩;山区以养殖产业为主,养牛150多头,养羊300多只,养猪150多头。
镇原县宏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利用茹河川区肥沃的土地资源,栽植矮化晚熟桃树,是原郑村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动实践。
该合作社理事长马建颖说:“合作社流转了300多户农户的土地,流转户里有劳动能力的,我们培养成了技术员,每月工资大约3000多元。其他没有技术的农户可以来务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务工收入加上土地分红、效益分红,每户每年能拿到两三万元。”
原郑村是镇原县3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今年以来,原郑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高标准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全力打造“产业旺、生态美、农业兴”的样板示范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了给村民营造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原郑村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坚持以村庄清洁行动为主抓手,聚焦“沿路整洁有序、庄院干净文明、纵深整齐美观”三大目标,统筹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及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实,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原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复成告诉记者,村里对174户农户门前道路进行了硬化,对墙面进行了刷白绘画,拆除土坯房134间、土墙570多米、旧厕所42座,整理树畔9980多米。
原郑村村民郑益会感慨地说:“现在吃得好、住得也更好,家门口的道路都硬化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心情也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