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米静 实习生 鲁荣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什么秋天更容易发病呢?患者又该如何更好地防治呢?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勾韦华。
勾韦华告诉记者,秋天天气渐渐变冷,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此外,气候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血液黏稠度会提高,血液不畅很容易导致血管堵塞。而早晚温差大,最近还时不时下雨,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这些因素都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据勾韦华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患病人数已达2.9亿,平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位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患病率高达20%,据统计,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那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勾韦华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脏的血管疾病,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另一方面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有脑血栓、脑出血、脑梗塞等。
“心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见,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的潜伏期最多可长达10余年,一旦病情爆发,会给患者和家人造成很大的负担。”勾韦华说。
那么在秋季,中老年人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勾韦华建议,首先,秋季人们的血压往往会升高,很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障碍而发生心梗,或由于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所以要经常测量血压。吃降压药的患者要调整服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其次,秋季饭菜要清淡,多吃粗粮、绿色蔬菜和水果,如黄豆、玉米、胡萝卜、猕猴桃等。同时,多食用海鱼和深海鱼油,因为海鱼和深海鱼油中含有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元素。第三,多补水,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为身体补水。同时,做一些适宜的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最后,勾韦华强调,一定要在家中备放一些药品以预防突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家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该常备应急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勾韦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