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产业助脱贫

(上接1版)

“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这是邱军去世前对发展产业做的最后嘱托。邱军提到的牛产业,即他一手抓促的城壕镇奶牛养殖产业。

城壕镇山大沟深,是华池县最难啃的脱贫硬骨头之一。邱军主动请战包抓城壕镇。在此地,他发现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和优质的水源、空气。经充分论证,他提出发展奶牛养殖产业。

城壕镇群众有散养肉牛的传统,但从来没有养殖过奶牛,所以大家对邱军的提议一片质疑声。

为打消群众顾虑,他利用央企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扶持群众养牛,并带着乡村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算对比账,动员160余户群众养殖奶牛800多头。

为进一步解决养牛群众后顾之忧,他又对接龙头企业,争取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就这样,城壕群众发起了“牛财”,2019年底全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2020年,城壕镇新建1处养牛场,从动土到竣工,邱军每周至少到现场调研两次。之后,他探索推行企业托管代养的方式,让群众变“股民”享受分红,还带动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多元。

华池白瓜子、黑木耳、小杂粮等农特产品品质优良,但一直“养在深闺”。“山货”出山,一直是当地群众的夙愿。

这一切,邱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电商结缘,决定依托电商平台为民谋福。

他全程指导华池县完成了县域十佳企业和十佳网店电子化资料,并“全面撒网”,动员地方企业进驻各种网上扶贫平台。

在2020年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直播活动中,邱军主动请求带货。对这次直播带货,邱军非常重视。担心忘词,他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和推敲材料。因为准备充分,一场直播下来,收获3700多单。他也成为甘肃第一批直播带货的“网红县长”。

在此之后,邱军带货的次数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他在直播室里卖力“吆喝”,让当地群众感动不已,大家主动关注他的直播。在他的带动下,“为家乡代言”直播带货成为热潮,“华池土特产”在各大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他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云采平台为华池量身定制了农产品销售平台,协调华池农特产品进驻建行扶贫馆和农行扶贫商城……挂职两年里,邱军累计帮助当地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1000多万元。

--> 2021-09-12 1 1 陇东报 content_9153.html 1 产业助脱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