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尚倩 通讯员曹正才)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扎实推进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市采取进村入户蹲点访查、通报督办跟踪问效、互查交流整体推进、政策下乡精准指导等措施,着力促进县乡提高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能力。
3月份以来,市上先后组织开展了城乡低保骗保问题明察暗访、兜底保障重点工作督查、重点县蹲点抓促等工作,采取蹲点解剖、现场研讨、暗访调研等方式,深入县(区)查制度建设、工作部署、抓促指导、政策培训,到乡镇查政策执行、对象认定、基础资料,进农户查政策落实和资金到户等情况,分析提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中的问题和短板,督促有关县(区)、乡镇限期整改完善,保证兜底保障各项政策精准精细落实到户到人。
结合落实“六保”任务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成果“回头看”等活动,累计排查困难群众13.96万人次,解决个案问题123个。建立了民政部门群众信访投诉事项与信访部门信息联动核查、督查调研通报、社会救助资金发放月报告等制度,促进县乡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的落实。抽调各县(区)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组成8个工作组,开展低保资金突出问题整治县际互查工作,既查了短板弱项,也学习了好做法、好经验。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实地调研、集中宣讲等方式,先后深入8县(区)对乡镇(街办)分管领导、县乡所有民政工作人员,就新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等政策内容进行宣讲,累计培训500多人。
我市统筹推进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加强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处置预警信息11521条,将5888名符合条件对象纳入相应救助范围。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8908户194481人,特困人员7818户9355人,实施临时救助10.96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6.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