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斌伟
张志峰,女,汉族,西峰区人,1953年10月出生,198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庆阳香包绣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庆阳凌云服饰集团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1997年,张志峰创办了庆阳凌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庆阳香包刺绣民俗文化,2008年3月,她又创办了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多年来,张志峰在做好凌云公司经营管理的同时,积极引领庆阳市农村家庭妇女发展香包刺绣“炕头经济”,让她们实现就近就业。
2012年,凌云公司向银行贷款400万元为彭原镇赵沟畎村投资建起了香包绣制生产基地和工艺技术培训中心,提供香包刺绣技术培训指导,带动周边多个乡镇3000多名妇女发展“炕头经济”,人均直接年创收达到8000元以上。2018年,张志峰为彭原镇赵沟畎村建起了服装加工扶贫车间,企业还长期安置聋哑残疾人就业100多人次。2020年,她又给庆城县九星坊残疾人刺绣公司投资价值6万元的防疫香包,并且与九星坊残疾人刺绣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庆阳香包绣制”非遗传承项目合作协议,为残疾人开辟就业岗位。
张志峰把“小香包”定位为大产业,发起创建了庆阳市陇绣联盟组织,并于2010年1月组建了庆阳市香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被认定为“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她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庆阳香包技术标准》和《庆阳刺绣技术标准》,填补了香包标准国家空白。公司有40多项产品申报了国家专利权保护,被评为“甘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6年,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确定庆阳凌云服饰集团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非遗项目的重点建设单位。
张志峰带领企业坚持“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公司+基地+民间艺人+农户”的经营模式,走龙头企业带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路子。为了开拓市场,张志峰在兰州、敦煌、北京、山西等地建立了香包直销窗口,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在阿联酋迪拜推介展销庆阳民间民俗文化产品,让庆阳香包刺绣“秀”出国门、“香”飘海外。
多年来,张志峰先后获得“甘肃省第五届创业带头人”“中国西部年度人物”“庆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庆阳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巾帼模范”“2014年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等荣誉和称号,2015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授予她“女性创业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