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黄飞
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筹资标准从2016年人均540元提高到2021年人均860元;职工基本医保年度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6万元,并首次建立了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12家DRG试点医疗机构正式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从根本上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垫支”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这一目标,从理顺管理职能、提高运行效率、增强保障能力等方面着手,坚持“三医联动总抓手,医保改革惠民生”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一项项用心用情的医保举措持续落地生效,我市群众在就医保障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市医疗保障工作交上了一份暖心的答卷。
打破体制藩篱 强化三医联动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全面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保保障制度。2017年,我市抢抓医改试点示范的机遇,以健康庆阳建设为总揽,积极探索以医保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保障新路径,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同时,在各县(区)组建权责清晰、职能统一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实行“一体化”管理,健全了医疗保障网络,这也标志着我市医保制度改革进入新时代。
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的组建,有效解决了城乡医保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理顺了管理体制,创新了管办模式,真正构建了“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体系,搭建了“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平台。这既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我市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为老百姓提供统一、便捷、高效服务路径的积极探索。
这一改革措施作为典型在2017年8月福建福州召开的全国综合医改暨医保制度整合现场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17年9月国务院医改办在我市召开了医改工作座谈会,推广庆阳改革经验;庆阳的做法被《中国卫生》杂志社评选为2017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之一。
参保目标“一个也不少”,医保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我儿子得病后,不到三年时间花了24万元,通过医疗保险报销了17万元,家里的负担减轻了。没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就看不起病。”提到医保政策,华池县乔河乡墩山村村民高步林说道。2018年,高步林的儿子患上尿毒症,在给儿子看病的3年多时间里,巨大的医疗费一度让高步林喘不过气来,在医保政策支持下,高步林一家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像高步林这样的例子在我市还有很多。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聚焦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任务,确保“参保全覆盖、资助全到位、待遇全享受”,每年对医保扶贫开展全面筛查和清零,做到了贫困人口100%参保、100%资助。同时,不断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率达到85%以上,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