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制定出台《庆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庆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优+”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计划3年新改扩建学校239所,增加学位8.2万个,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大班额、高中教育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探索“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编制庆阳市智慧教育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推动控辍保学系统、“三个课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教育信息化项目落地实施。聚焦“生活难”,制定印发《庆阳市城市困难群众脱困解困专项行动兜底保障实施方案》,市政府投入997万元,设立了670万元城市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127万元城市困难群众取暖补贴、200万元城市困难群众特别救助3个专项资金。认真做好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全面完成提标资金补发工作,发放资金348万元,惠及“两项补贴”残疾人6.5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10.96万人次,累计发放基本生活救助资金7.4亿元。聚焦“办证难”,结合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不来即享”“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实现高频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针对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组建了规划验收、竣工验收、涉法涉诉等3个工作专班,积极回应市民关切,在规划、人防、消防、竣工验收、涉法涉诉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群众反响良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出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小区434个、房屋78594套,已化解53095套,化解率67.56%。聚焦“行路难”“停车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建市政道路5条,已建成3条;绿化提质改造道路8条,已完成1条;规划新建停车位6900个,已完成2657个;生态停车场5处,已建成4处,其中2处已投用,在建1处;提质改造城市片区7处,已全面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施自然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建设自然村组道路371条1233公里,现已全部完工。聚焦“增收难”,实施特色产业倍增计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羊牛猪鸡果草菜药”八大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市牛、羊、猪、鸡存栏量和出栏量同比大幅度增长,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厚植情怀:留得暖意满人间
我市各级各部门厚植人民情怀,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积极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新风范,用心做好群众小事,让群众在每一件小事中收获满意。
针对群众一般困难诉求问题,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载体,在全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和“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面向社会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225项,组织志愿服务活动5400多场(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上门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真情关心关爱英烈后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落实旅游景点门票减免、公共交通乘坐减免、医疗服务优先保障政策和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开展烈士寻亲祭扫活动等,多方面关心关爱英烈后代。截至目前,累计为3000多名英烈家属、退役军人减免门票费1.2万元,提供创业贷款和金融支持1.2亿元,帮助创办企业200多家,优惠减免诊疗、体检等费用56.2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军属322人,发放慰问金25.73万元,提供法律援助27人次,先后为33名在外地埋葬烈士寻找到亲人,积极协调开展庆阳烈属赴外祭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