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世玲
高天厚土、红色庆阳;陇东粮仓、能源新都;锦绣田园,荷包飘香……
近年来,我市依托独特资源优势,突出政府主导和规划引领作用,大手笔勾勒全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轮廓”,挖掘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加强文物保护,努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在陇东大地上,一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苦练内功 多向发力
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开通,进一步推动了庆阳文化旅游产业步入快车道,打开了庆阳与国内大中城市交流与合作的便捷通道。
当天上午9点,随着高铁的汽笛声在庆阳响起,“如意甘肃·银西高铁游陇东”宣传推广暨“坐高铁·游庆阳”西安银川百家旅行社踩线考察活动正式启动,这让“坐高铁·游庆阳”成为跨区域消费新的增长极。
“庆阳市精彩的推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次乘高铁来庆阳,我要去南梁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去子午岭深处走走那条千年古道。”乘客刘先生说。此次活动,是庆阳迅速提升文旅知名度,树立庆阳文旅品牌形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提质升级的力度。以打造红色旅游胜地、康体养生旅游基地、农耕及民俗文化体验基地为目标,全方位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围绕“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农耕、民俗庆阳”四大文化品牌,集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据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全力开发“长三角”、东北、西南等地区及周边客源市场,先后在上海、黑河、重庆、成都、天津、银川等城市举办推介活动10余次。积极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联合天水、定西、陇南、平凉组成陇东南文化旅游联盟城市,与关中平原12个城市共同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宣言”。2018年,我市参加《魅力中国城》城市竞演,荣获“十佳魅力城市”称号。我市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称号,被中央电视台新增为“城市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充分研判现代游客出游方式和信息传播接受的变化,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形成线上宣传营销阵势,激活了周边及重点客源市场。截至2021年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和71.2%,树立了庆阳文化旅游形象品牌。
我市还通过举办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黄土大塬》《新绣金匾》《医祖岐伯》等一批承载庆阳乡土文化的作品,多方式、多角度宣传推广庆阳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庆阳旅游观光。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不断深化
“在这样的古城中,不论从它的地理位置,还是从它至今还保留着的历史痕迹来看,甘肃东部边境上的庆阳府是最令人神往的……庆阳府都令人想起爱丁堡城堡。”英国著名探险家C·D·布鲁斯曾在《走出西域》一书中,这样描写上世纪初的庆阳城,也就是如今的庆城县。
(下转2版)
压题照片:宁县义渠百花园芝樱花海(资料图)。本报记者 陈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