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康玉兰
“没有房产证,老感觉心里不踏实,这下好了,终于拿到手了。”近日,华池县白瓜子公司家属楼48户住户已全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自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工作开展以来,华池县越来越多的住户领到了自己牵挂已久的“红本本”,吃上了“定心丸”。截至12月13日,华池县已化解51个小区5410套房屋,化解率达85.12%。
明确责任 扎实推进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为尽快化解矛盾,根除民生“痛点”,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办证“急、难、愁、盼”问题,华池县制定制度,靠实责任促化解。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等21个单位为成员的全县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政策保障,打响化解“登记难”问题“攻坚战”。
针对摸排出的60个问题小区,按照“大小衔接、难易结合”的原则,分5个片区,成立5个包片专责工作组。实行县级包抓领导周调度、专责工作组日汇报工作调度机制,截至目前,召开调度会80余次,各专责组召开会议40余次。集体研究决策,并借鉴其他县(区)有益经验,充分提升化解效能。
在广泛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华池县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就目标要求、实施范围、处理意见、工作步骤、职责分工、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细化明确。制定印发了《华池县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处理意见》,为化解工作提供了具体操作办法。
梳理问题 分类化解
“通过分类梳理,摸排出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小区60个6356套房屋。”华池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武荣告诉笔者,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用地手续不完善、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跨宗地建设等。
华池县摸清底数存量后,认真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坚持一个小区、一个方案、一套专班,建立全链条闭环式解决机制和容缺办理机制,分类处置。
积极落实“先行登记、并行完善、联审会签、容缺办理”工作机制,针对各问题小区存在的具体问题,按照“证罚分离”“证改分离”“证缴分离”原则,启动“边办证、边追缴、边查处”认定程序,分类化解处置。对于通过补充材料能立即化解的,优先化解;对于通过整改问题创造条件能化解的,及时跟进化解;对于存在手续不全、土地分割争议大等难以解决的,推后化解。
采取“集中办”“现场办”“跟踪办”的方式,现场解决有关问题。对于问题复杂、化解难度大的小区,各部门合力推进,逐人逐户化解,切实做到“一天也不能拖、一套房也不能落下”,确保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科学安排 提高质效
“以前办证流程复杂,要件资料繁多,直接影响办证时效。”家住华池县林业棚户小区的刘先生告诉笔者,“以前跑好几天都没有办下来的证,现在不到一天就能办完所有程序。”
入户宣传、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华池县通过一系列宣传方式,使群众对办证政策及流程入脑入心,让群众少跑路。为了方便群众尽快办证,充分发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优势,积极协调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网络技术支撑单位向具有办公地点、企业资质健全、信誉良好、积极性高的开发企业授权,将不动产登记平台端口延伸至开发企业,在各大型住宅小区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为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便利。
同时,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窗口由5个增设至14个,按照问题小区类型合理调整增设业务受理窗口和相关税费收缴窗口,抽调10名工作人员协助业务办理,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统筹安排错峰办理,开展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路,缓解服务大厅办证群众拥堵现象,进一步提升登记办证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