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火炉旁说事 窑洞里谈心

芦家湾乡干群“围炉说事”说出新气象

本报讯 (通讯员贺丰成、乔洁)“湖羊一胎有产四只的,其他羊一胎有产两只的,还是赶不上湖羊的效益。”“你现在就要抓住县上养羊和草畜产业发展的机遇,大胆地养,只要能致富,比啥都好。”

隆冬时节,环县芦家湾乡王庄村村民吴彦骞家中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镇村干部带着明年准备发展湖羊养殖的群众上门,一方面在他家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方面向他这位湖羊养殖示范户请教养羊经验。对上门学习的群众,从羊棚建设到羊只饲养再到羊羔保暖,吴彦骞倾囊相授,还带着群众参观了自家养殖的湖羊。

去年年初,吴彦骞养了第一批湖羊,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养殖经验,养殖效益也很好。“养殖湖羊的经济效益很好,很多人经常来问我养羊经验,我特别高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吴彦骞说。

窗外寒意浓浓,屋内炉火正旺。大家一边听宣讲,一边交流湖羊养殖经验,述说着自己来年的发展打算。

“通过养殖户、村干部及群众座谈交流,我们及时了解了他们的发展意愿,群众的发展信心也增强了,全村草羊产业发展逐步由政策推广向群众自愿转变。湖羊养殖新增户和意愿户达到60户,全村羊只存栏量达到11300多只,其中湖羊达到8000只,群众的收入85%来自于羊产业。”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永铎说。

环县鹏翔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鹏飞,2013年返乡创业,养殖了1100只小尾寒羊,因为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欠缺,效益不是很好。2018年,张鹏飞决定养殖湖羊,并在村上的协助下吸纳11名党员成立了产业功能性党小组,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党小组+贫困户”的发展思路,让党支部指导引领产业方向,党小组牵头提供产业技术服务,社员群众依靠发展产业脱贫增收。“合作社采取‘户托社养、社托户养、村托社养’的运营模式,目前共有社员400多人。”张鹏飞说。

为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芦家湾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以“火炉旁说事,窑洞里交心”为载体,充分发动镇村干部、党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群众关心的事,说群众愿意听的理;立足全乡实际,以构建现代羊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以王庄养羊专业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全乡各村通过培育专业户、扩大提标户、发展意愿户等方式,不断壮大羊产业规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 2021-12-28 火炉旁说事 窑洞里谈心 1 1 陇东报 content_12520.html 1 芦家湾乡干群“围炉说事”说出新气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