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我市出口退(免)税企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我市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支持外贸经济发展,涌现出一些明星外贸企业,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农民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我市出口退(免)税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带动农户情况

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近10年累计出口退(免)税8824万元,公司收落果涉及农户87500户,每年户均收入4900元;创造就业岗位500个。甘肃中贸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原甘肃绿硕园食品有限公司)是庆阳市出口增速最快的企业,带动了镇原县屯字镇及周边地区1.5万户农户种植果蔬,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带动当地农民1550人实现就业,人均增收6800元。庆阳市西峰康辰农特产有限公司从2012年起累计出口退(免)税额958.9万元,10年增长了2.61倍。庆城县嘉辉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出口退税额分别为100.9万元、270万元、484.6万元,公司安置33个农民工就业,年支付农民工工资160万元。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出口退税132.69万元,2021年一季度退税32.62万元,公司在全县范围内新建千只扶贫示范养殖合作社200个,每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3户。

二、在带动农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取得国家级龙头产业认证数量太少,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发展集群效应不显著。首先,5户出口退(免)税企业中,仅有2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而现行农业产业化所得税优惠范围仅限于符合规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及省级以下龙头企业均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其次,出口退(免)税企业进入收购旺季后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因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抵押物不足等原因,导致信贷资金无法及时获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加工,导致企业投资经营意愿趋缓。最后,特色产业布局不合理,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集群效应不显著。由于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特别是籽仁产业,曾经南瓜籽仁是我市独具特色的外贸出口拳头产品,但由于多年来没有形成产地规模化种植优势,企业产业链断链。加之,农产品精加工水平和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规模受限。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完善,企业与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户在企业公司的联结中由于中介商的存在以及小农户目前存在的耕地细碎化、老龄化和信息能力弱等问题,难以实现与产业龙头企业利益分配市场化。

三是税务部门对出口退(免)税企业跟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这5户出口退(免)税龙头企业账务健全,管理规范,但企业内控机制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控管机制还不理想。

三、带动农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集群效应。首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出口退(免)税企业,要由政府牵头协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跟进服务,建立税务、海关、银行、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数据信息联动共享机制,减少审批环节流程及时限,加快向上一级申报的速度,特别是对已达到申报条件的各相关部门更应积极予以扶持,以利于出口退(免)税企业的发展壮大。其次,市政府要协调相关具体归口部门,形成合力,及时解决出口企业在融资信保等方面的困难。对企业在续贷、减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实施专项再贷款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降低费率业务,以优惠利率资金支持出口退(免)税企业。特别是对有订单的生产企业优先扶持、重点扶持。最后,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特色产业出口退(免)税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集群效应。“十四五”期间,我市要以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先行区为目标,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在充分挖掘县域立地条件、种养传统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按照“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四区四带”特色产业布局,以“牛羊猪鸡果草菜药”八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坚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形成整村整乡整县推进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大力宣传推广“中盛羊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集规模化种植养殖、车间化精加工、市场化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保持果业和羊业的发展势头;扩大南瓜的规模化种植面积,根本性解决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形成特色产业出口退(免)税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互利双赢的生产经营模式,助推籽仁产业大发展,帮助企业产能上台阶,扩大出口创汇额,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大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岗位,产生集群效应,为庆阳老区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密切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第一,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避免盲目扩大产能,避免行业恶性竞争,精准帮扶出口退(免)税企业的供需对接,助力疏通产业链堵点,以创造和谐、公平的对外贸易经营环境。第二,要加强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与产业振兴工作的融合程度,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资产收益帮扶模式,将项目扶持资金统一集中到帮扶龙头企业运作、经营、使用,确保产业振兴扶持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第三,税务部门要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沟通,把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关 ,加强核实与清理,杜绝信息漏项、不实、不准及不规范的现象。对领取国家扶持资金的,各部门更应该上门实地核查,加强对经济合作组织的控管;加强与农业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的沟通配合,动态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相关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状况,为开展纳税辅导等工作提供方便;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争取理解支持。

三是税务部门要加强服务企业主动性,动态跟进,优化纳税服务。在政策辅导方面,进一步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出口退(免)税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和转型升级。在账务方面,税务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训辅导出口退(免)税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财务账簿,设置交易管理台账,明确记载每一笔收入。在税收宣传方面,通过微信、电子税务局等途径,宣传固定资产一次性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使企业“不来即享”,及时享受国家规定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也可以上门开展纳税辅导和政策精准推送,帮助他们吃透出口退(免)税税收政策,使他们明确纳税申报和缴纳义务,形成自觉主动的纳税意识,提高税务遵从度。在强化风险防控方面,针对特色产业的各种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企业建立“投资+技术+生产+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使投资风险降低至最低程度,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作者:万守江、薛逸飞、张翔、张建党、吕涛 作者单位:庆阳市税务局)

--> 2022-01-13 1 1 陇东报 content_12975.html 1 我市出口退(免)税企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