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冬季新冠病毒环境传播风险大 专家支招如何做好防护

由于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吸入病毒气溶胶和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感染病毒的风险随之增加,专家建议民众针对冬季新冠病毒环境传播注意增强防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教授建议说,在封闭、半封闭公共场所活动一定戴好口罩,避免长时间逗留;在狭小公共空间,如有条件应尽量多通风换气;接触公共设施的按钮、扶手后,未经手部消毒不要再触摸眼口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防护,搭乘私家车或乘坐网约车,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减少风险。在外就餐时,应尽量缩短就餐时间,选择人群密度较低与通风较好的位置,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此外,由于新冠病毒怕热喜冷,在低温环境下可较长时间保持传染活性,导致冬季海外流入国内的物品表面频频检出病毒核酸阳性。

相关专家提示,在选择和食用进口食品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有条件的话可以对所购买的进口食品进行溯源,尽量避免购买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进口食品,同时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定期公布的核酸检测阳性进口食品名单,不要购买这些被新冠病毒污染或者疑似污染的商品。

针对接受海外邮件可能沾染新冠病毒的情况,要茂盛指出,来自海外的快递如被新冠病毒污染,由于水分的蒸发损失,沉降在包裹或信封等物件上的新冠病毒在扰动下很容易释放于空气中,而且相对来说浓度较高,容易造成吸入感染。所以,在处理快递时特别是来自有疫情地区的快递,一定要在通风场所并且安全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

胡立刚表示,为降低邮件、冷链等接触式传播风险,主要需注意接触前物品的清洁,接触中的自我防护(如戴手套、口罩)和接触后自我的手部清洁。 (据新华社)

--> 2022-01-19 1 1 陇东报 content_13169.html 1 冬季新冠病毒环境传播风险大 专家支招如何做好防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