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我市“三端治水”治出历史最好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张艳丽)天蓝、地绿、水清及美好的人居环境是我市城乡居民的热切期盼和美好向往。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蓝天碧水净土,我市针对水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前端排查管控、中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的“三端治水”思路,下大力气补短板、夯基础,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为91.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深入排查整治,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按照“前端排查管控、中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的治理思路,深入开展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全市共排查工业、农业、城镇及乡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污染源9150个,排查出入河排污口204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16处,基本实现了城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完成市、县城区9座生活污水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均提升至一级A排放标准;90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站)101座,5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先后建成投运,建成污水处理厂(站)尾水排放下游氧化塘、人工湿地60处,水质“净化器”作用发挥效果明显。

落实“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水资源管理和水域岸线保护制度的“螺丝”拧得更紧。全市分解下达市管重点用水户及县(区)用水计划总量2.72亿立方米;审批水资源论证报告33个、取水许可16份,核查各类取水工程2285处,完成取水口计量设施安装1490处;组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92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3万亩;创建节水型企业3家、单位16个、居民小区5个、高校1所;巡查河道2.8万公里,水域面积531平方公里;在部分重点河段安装监控系统212处。

开展专项行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更加安全。全市县级及以上和乡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8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100%;安全封堵各级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油水井349口,封堵率100%;144个饮用水水源地完成规范化建设;实施完成了巴家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居民搬迁及耕地退出工作,累计搬迁安置居民429户,退出耕地8411.46亩、滩涂地10845亩;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040万元,实施完成了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治理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陇东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转2版)

--> 2022-02-10 1 1 陇东报 content_13809.html 1 我市“三端治水”治出历史最好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