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宁宁
对所辖小区的住户信息进行摸排、参与客运站积雪清扫志愿活动、督促居民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这个冬天,一个个穿着鲜艳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镇原县的大街小巷、乡镇村组,以实际行动展现新青年的担当。
“阿姨,您好,您的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时间到了,请您及时去接种……”记者采访时,镇原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畅晶晶正坐在电话前通知居民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
今年1月,镇原县启动2022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畅晶晶作为其中一员,被安排到镇原县东社区工作。
“在社区,我的主要工作是电话核实疫苗接种情况。同时,我也参与了团县委组织的沿街发放煤电、天然气安全使用倡议书、‘青年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迎春节,送温暖’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畅晶晶说,“从校门走向社会,从纸上得来终觉浅到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志愿者奉献的意义,在观察中感受到了社会中的爱心,有许多人同我一样身为志愿者,他们有的在红绿灯路口指导通行,有的在小区门口检查防疫,有的在路边街头清洁打扫……每次看到他们的身影,我都为我们志愿者感到骄傲。”
志愿者慕潇雨说:“虽然拿着铲子扫帚会感觉到手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热的。志愿活动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我们做的事情虽小,但收获却多。”
今年20岁的张艳妮是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当她看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招募信息时,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报名加入,因为工作需要,张艳妮被分配到镇原县太平镇人民政府民政助理员岗位。
经过两周的社会实践,张艳妮表示获益匪浅,每天引导办事群众和打印文件资料,枯燥但又满足充实,将所学的办公软件技能和专业、社会交往技巧应用到实践中,是她从学校到工作中的转变,但不变的是青年身份与责任。
记者了解到,2022年寒假,像畅晶晶、慕潇雨、张艳妮一样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有52名,根据部门需求,他们被分配到镇原县各乡镇参与单位日常工作,这些大学生们以青春洋溢的姿态、朝气蓬勃的精神,协助各单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