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闫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课题,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遵循,充分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成熟、坚强有力。作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干部,我们必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奋力走好乡村振兴赶考之路。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从1983年环县、华池县“三西”建设开始,我市的扶贫工作先后经历全面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整区域推进、集中攻坚和精准扶贫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如期完成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现行标准下全市8个县(区)、570个贫困村、14.99万户61.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6.58%下降为零,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对于我们乡村振兴干部来说,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在百年党史中感悟百年伟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四个“伟大飞跃”,全面概括了新时代的十三个发展成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五方面历史意义,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作为乡村振兴干部,我们必须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全局,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体现学习成效。

我们要紧紧围绕全会通过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议》的说明,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反复深入学,深刻领会精神要义,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切实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要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工作总基调,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帮扶工作各项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国家和省上考核评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履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四个方面的职责职能,认真谋划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传承好运用好,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扎实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政策,不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要求,建立健全乡村建设行动专项推进机制,认真做好正宁县、合水县2个省市示范县及15个省市示范乡镇和年度示范村创建任务。严格按照中办、国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紧盯农村“十四乱”问题整治,突出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引导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全面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组织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示范,探索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一体化标准、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作者单位:庆阳市乡村振兴局)

--> 2022-02-22 1 1 陇东报 content_14224.html 1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