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盘小美)什社乡文安村,瓜农们忙着定植甜瓜;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工人们在管护各类瓜菜;后官寨镇李庄村,村民给果树拉枝整形……早春时节,西峰区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大棚果蔬春种春管工作,一幅“人勤春来早”的乡村画卷在董志塬徐徐展开。
立春过后,果树开始发芽生梢,正是春剪的好时节。近日,在西峰区后官寨镇李庄村香雪缘樱桃园,一株株樱桃树萌发新芽,工人们忙着对果树进行修剪、整形、涂药。
“这几天,我们对果树进行拉枝、修剪,主要是为了调节树体营养,改善通风条件,提高果品产量、质量。”李庄村村民杨明慧说,这几年她一直在樱桃园务工,既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又能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一举两得。
李庄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培育高效特色农业,招引庆阳禾润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高标准樱桃产业基地,先后栽种樱桃树1.2万株,建设5座冷棚,配套智能加热、自动温控、水肥一体灌溉等设施,实现樱桃产业提质增效。去年合作社樱桃总产量达到15万斤。
2月23日,记者走进西峰区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棚外春寒料峭,棚内生机勃发,甜瓜挂满藤蔓,草莓长势喜人,黄瓜长出嫩绿的秧苗……在一座黄瓜大棚里,46岁的左正军穿梭在行道间查看秧苗长势、补植秧苗。
“我们从2月15日开始整地、起垄、栽种,目前4棚黄瓜已全部栽种完毕,农历三月底就能上市。”左正军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种植黄瓜的第5个年头,这几年,他每年保持4到5棚的种植规模,棚均毛收入3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鼓励农户种植大棚瓜菜,提高种植效益。去年,全区共建成设施瓜菜示范点13个,设施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今年,西峰区将继续发展壮大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产业,加快肖金镇设施蔬菜基地提质改造,计划在蒲河川、纸坊川、武家川建成钢架大棚900座,建成百亩设施蔬菜示范点2处,百亩露地蔬菜示范点7处,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