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长城遗址巡护员都治国

守护长城遗址 传承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李文

历史上,环县属边塞要地,这里有秦代土长城遗址280处,自西向东蜿蜒盘旋在环县的合道、虎洞、环城、樊家川等乡镇境内。

在环县环城镇宁老庄村境内,就有6处遗址。年近六旬的村民都治国伴随着这些长城遗址生活了50多年,也义务守护了40多年。

敬慕——

“我对长城情有独钟”

在都治国的记忆中,小学的课本上,就有《长城》一文。在他的想象中,长城应该气势雄浑,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都治国小的时候,他的爷爷告诉他,家门前的“土峁峁”是秦代的长城,这和他的想象差距太大,却激起了他对长城的敬慕之情。他把“家门口有长城”的消息讲给其他孩子的时候,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嘲讽。

一次偶然的机会,都治国得知,不仅家门口的“土峁峁”是秦长城,环县境内竟然还有很多长城遗址。“家里来了文物普查工作人员,爷爷和他们交谈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听。”都治国说,“那年我10来岁,听到他们的对话后,我就想,一定要让这些长城遗址保存下来。”

以后,不论是放羊,还是路过这些长城遗址的时候,都治国都会站在上面,遥望远方,寻找远处的长城遗址。“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家门口的长城虽然和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也没有那么雄伟壮观,可它历经了千百年的沧桑,在过去也为一方平安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都治国认为,“家门口的秦长城,更让我从骨子里产生了对长城的敬慕之情。”

巡护——

“历史文物不能有半点损毁”

都治国20多岁的时候被群众推选为村民小组组长,在他看来,巡护长城遗址成为他的“分内之事”。每逢召开群众会,他都会叮嘱群众,不能在这里放羊、不能挖掘、不能损毁。都治国经常在长城遗址附近巡查,有老鼠打洞了,他会挖来土填好;邻居家的羊跑到上面践踏吃草的时候,他也会制止,帮忙把羊赶走……他认为,虽然是“土峁峁”,但这是历史文物,不能有半点损毁。

土长城遗址最怕的是暴雨冲刷。每逢夏季,这里都会下暴雨,也是守护长城遗址最难的时候。都治国主动去修好了水渠、改好了水路,以防山里发生山洪冲毁长城遗址。每年夏天,尤其是农忙的时候,他为了维修水渠,有时会耽误了家里的农活,为这事,他也没少受妻子的唠叨,可他却说:“既然自己住在长城遗址边,守护长城遗址就是自己的责任,给长城修水渠、改水路,拖不得。”

都治国的一位堂叔将住宅修在了一处长城遗址下,这成他守护长城遗址的“心病”。“堂叔家的家畜家禽一不小心就会跑到长城遗址上面去。”为此,都治国经常去堂叔家“唠叨”——“把羊圈好,不要踏长城”“不要在长城附近取土”……这也让他经常被堂叔“教训”,可在他长期的“唠叨”中,他们两家的关系由“不和谐”变得非常亲密,现在堂叔的孙子也把长城遗址当作“宝贝”,经常维护。

2017年,环县博物馆聘请长城遗址巡护员,确定专人对全县的秦长城遗址进行巡护,得知消息的都治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尽管每年只有2000元补助,可我觉得有了这个官方的名号,自己的责任更明确了,看护起来也更有信心了。”

拿着长城遗址巡护员的证书,都治国负责的长城遗址增加到了6处,最远的距他家有10多公里,可他每隔几天,就要骑着摩托车,带着铁锹,去现场查看,生怕有一点裂缝。从义务看护到专职巡护,40多年里,他家附近的6处长城遗址他不知去了多少次,他脚上的布鞋也不知穿破了多少双。

守望——

“我要让这些长城遗址永远保存下来”

都治国认为,在遗址附近多植树造林、多种草能有效地保护长城遗址,为此,他每年都要义务地在这些长城遗址附近植树,在他的建议和争取下,环县博物馆也专门对各长城遗址附近进行绿化。

每年的植树季节,都治国都扛着铁锹,拉着树苗,带着水和干粮,到长城遗址附近植树,每次一干就是一整天。“树木栽植好了,不仅绿化了环境,也美化和保护了长城遗址。”都治国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在都治国的眼中,保护好长城遗址是一方面,还要宣传好长城文化,不仅让本地群众、孩子知晓当地长城遗址的建筑年代、历史意义,更要发扬和传承好长城精神,让子孙后代了解当地的长城故事。

2021年,环县建设的环州故城开园,这里融合了长城文化。都治国专门来到环州故城参观,他一边看美景,一边学文化。“不仅要把秦长城的遗址保护好,也要把长城文化宣传好。”都治国说,“环州故城是当地的一大文化旅游景点,有很多的历史故事都与秦长城有关,这是传承长城文化的最好载体。”

年近六旬的都治国在一次生病后身体大不如从前,可他继续坚持守护着这几处长城遗址。每当儿子务工回家的时候,他都要让儿子开车拉着自己,一起到长城遗址上去转转、看看。每次给长城遗址周边植树,他也要和儿子一起,他说:“有一天自己走不动了,这个接力棒就要交给儿子。”

--> 2022-03-24 长城遗址巡护员都治国 1 1 陇东报 content_15121.html 1 守护长城遗址 传承历史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