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德技并重育英才

——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现升学就业综合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 徐雅荷

“别看小陈这么年轻,防疫本领可真不小。”近日,合水县肖咀镇得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振涛笑着说。在他身后的牛棚里,“小陈”身着白大褂,带着防疫装备,正在查看肉牛接种疫苗后的状况。

“小陈”叫陈毳,今年20岁,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合水职专)2021届订单培养班毕业生,现在是肖咀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动物防疫业务主办。“与陈毳同级的2021届订单培养班毕业生中,24人目前已被聘为合水县乡村果树栽培及畜禽防疫技术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合水职专实训处主任谭振福介绍说。

服务“三农”一直都是合水职专的办学宗旨。1983年建校,作为全市创办较早的农村职业学校,39年来,合水职专为全县培养了大批种植、养殖技术人才,先后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等称号。

前些年,“农业不赚钱、没出路”的观念扎根人们心底,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跳出“农门”,不愿意就读涉农专业。“目前在合水县各乡镇担任畜禽防疫技术员的,大多数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水职专培养的养殖专业毕业生,而这批人已接近退休年龄。”谭振福说。

为着力解决农业技能人才紧缺的难题,2018年,合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合水职专开设果树栽培、畜禽防疫技术人才订单培养班,三年招收173名学生,毕业后择优聘为乡村果树栽培、畜禽防疫技术员。

学校不断完善“一校十村百户千亩田”为农服务网络,与各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定期深入果园菜棚、牛舍鸡场,进行实践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校内先后建起种子质量检测、动物外科手术、蔬菜农药残留分析等31个实训室,形成了校内校外相互补充的实训基地网。同时,面向社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担任兼职教师,满足实训教学需求。

褚鑫龙是合水职专2017届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毕业生,他同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被合水职专临聘为畜禽防疫兼职教师,今年他又考取了新疆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有人说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进入工作岗位,没有更好的升学渠道。在进入合水职专学习时,我也曾迟疑过,但事实证明,目前的职业教育正在打破这种困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褚鑫龙说。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了就业创业本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水职专校长慕海涛说。

合水职专中三级护理班学生李招娣便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多次模拟考试分数都在580分左右的她想要升入本科院校,但距往年600分出头的本科线来说,李招娣的成绩还有一定差距。

2021年,合水职专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与培训考评组织对接,选派11名教师参加师资及考评员培训,申报并成功落地老年照护、幼儿照护、WPS办公应用三个“1+X证书”考评项目。作为首批参加“1+X证书”考评的学生,李招娣获得了老年照护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得以在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获得30分的技能考核加分。与李招娣同年参加证书考评的113名学生中,有104名学生获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合水职专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将办学思路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个人成长成才的发展道路。合水职专还鼓励学生在联办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联办“2+3”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拓展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努力构建学生升学与就业的“立交桥”……

2011年以来,合水职专已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80多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4名毕业生考取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 2022-06-16 徐雅荷 ——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现升学就业综合发展 1 1 陇东报 content_17837.html 1 德技并重育英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