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胡文韬
日前,记者来到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庆城职专),学生们出操、上课、用餐、劳动、宿舍管理等井然有序,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学习氛围浓厚。
庆城职专创办于1987年,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开设数控加工技术、焊接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幼儿保育等重点专业和电子商务、营养保健等特色专业,形成了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职普融通、中高职一体化联办、校企联办(订单培养)、短期培训为辅的多元办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职业高考、技能就业等方面灵活选择,有效满足当地经济建设的人才需要。
“4月15日,庆城职专成为庆城县2022年唯一一所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学校。职普融通是省市两级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技能庆阳’建设的重要部署,是高中阶段育人模式的重大改革,让学生可以在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之间合理流动,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选择。”庆城职专副校长禹应龙说。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为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更好地提升学员的技能素养,庆城职专积极主动承担起了全县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充分发挥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培训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先后开展了电工、焊工、农机驾驶、香包刺绣、饲草种植、中药材种植、果树栽培、缝纫工、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培训,近年来进行各类培训50多期,培训学员3000多人,再就业3000多人。今年,计划培训500名幼儿教师、餐饮服务与管理及农机驾驶等专业人员。
2018年,庆城职专成立了财经商贸类专业名师工作室,由省级会计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马德华牵头,8名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工作室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引领、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庆城职专财经商贸类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在今年职教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该工作室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庆阳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是关于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的制度安排。禹应龙告诉记者,庆城职专作为我市最早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校之一,先后获得18门(次)1+X证书的试点资格,目前共有30人次教师获得X证书师资认证。幼儿保育、营养与保健、会计事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共136名学生取得了相关专业中级资格证书,为学生升学、就业创造了优越条件;机械工程制图、酒店运营管理、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网店运营推广、幼儿照护、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专业于今年通过省厅审批,获得试点资格。
庆城职专以德育教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口,树立“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大纲》为指导,以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为核心,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以德育教育为主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庆城职专先后获得“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今年,学校有21名教师、34名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得教师组一等奖3人,三等奖9人;学生组二等奖1人,三等奖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