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海峰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庆阳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针对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出了实施阶段性住房支持政策、发挥重大项目和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守牢安全底线等5项政策16条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阶段性住房支持政策,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凡夫妻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一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可贷额度由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全面落实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经企业职代会或工会会议同意后,可以向缴存地管理部申请缓缴或降低缴存比例。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强化银企对接和金融支持,市内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优先审批发放“开发贷”等融资贷款,支持和保障市场主体在庆投资、开发建设。延长缴款时限,在确保资金不流失、地款无风险的前提下,将土地竞拍保证金的缴纳比例降至50%,土地出让金可在成交后6个月内分期缴纳,最迟应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缴纳完毕。
《实施方案》提出,发挥重大项目和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作用,鼓励各类项目建设单位选择一批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广泛组织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及后期管护等,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报酬。持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推进“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合伙创业可申请最高贷款额度20万元、期限3年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吸纳带动就业达到一定条件的初创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可按规定给予3万元到15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项目补助;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经认定后按规定分别给予80万元、6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实施方案》提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落实教育、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就业专项等补助资金随人口流动可携带政策。深化与天津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用工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引导更多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广泛组织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及后期管护,将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的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在15%的基础上提高至20%。转型升级乡村就业工厂,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统筹用好各部门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保持岗位规模总体稳定,空缺岗位要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用好中央和省级下拨救助补助资金,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或家庭全部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加强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对重要民生物资价格监测。
《实施方案》提出,守牢安全底线,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系统防范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燃气、森林火灾、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落实应急机制,提升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