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以“四强”行动推动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雪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于甘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的重大举措。

此次党代会报告将“四强”行动提高到了重要抓手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庆阳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一、 强科技为庆阳发展提供新动能

强科技就是要汇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强科技的提出为庆阳加快推进创新型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近日,市政府办印发了《庆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用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提升民生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产业发展中,把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优势产业品质,包括以技术研发、品种培育等为方向的现代农业、以能源基地为第一引擎、发展智慧能源的能源化工产业,以及围绕“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农耕、民俗庆阳”四大文化要素,将文化旅游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文旅康养产业等,推进新兴技术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促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品质。

二是挖掘潜力型产业优势,包括以能源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集成应用水平的智能制造产业以及重点发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研发的生物医药产业等潜力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挖掘出未来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市场,获得发展优势。

三是培育壮大成长型产业,包括推进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产业园建设等项目数据信息产业,利用区位优势,打造聚集陇东,辐射宁夏、陕西、山西、四川的商贸物流节点的通道物流产业,以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支撑下,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循环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依靠这些技术的进步来改善生产要素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二、 强工业为庆阳发展提供硬支撑

强工业就是要立足省情实际和现有基础,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而带动经济实现结构优化升级。

我市提出的“双轮驱动”战略中的重要“一轮”就是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其实质在于依托庆阳的资源禀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动力引擎。

在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方面,我市计划综合投资1500亿元,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投资200亿元以上,打造石油生产、绿色煤炭生产、电力外送、天然气生产、氦气生产“五大基地”,形成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储能“四条产业链”,全力推进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提升,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驱动庆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实现高质量。

三、强省会为庆阳发展提供新指引

强省会就是要发展壮大兰州和兰州新区,聚焦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重点板块,在甘肃省现代化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做好火车头。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区域中心城市提出的新要求。而“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兰州市进一步发挥好头雁作用,必然为我们庆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指引。强省会举措的实施,能够提升辐射带动能级,从虹吸效应到辐射效应,最终带动全省发展。

四、强县域为庆阳发展提供新优势

强县域主要就是把县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效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强县域在“四强”行动中处于基础地位。

甘肃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强县域着眼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功能鲜明、经济繁荣、设施配套、治理有效、普惠共享的县域发展新格局,来带动全省城镇和广大农村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庆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融合为途径,明确了庆阳市各县(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定位。西峰区为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生物制药和城市功能服务;庆城县为生态功能型和文旅赋能型,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宁县为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重点发展能源产业,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镇原县、合水县为生态功能型和农业优先型,重点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农业产业;环县、华池县为生态功能型和工业主导型,重点发展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和红色旅游;正宁县为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重点发展文化与现代城市交融的休闲农林产业。同时还提出了庆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十四五”末,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西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环县、华池县、镇原县、庆城县达到100亿元至300亿元,其他县均达到50亿元以上。

“四强”之间是环环相扣又各有侧重。其中强科技是动力、是先导;强工业是依托、是支撑;强省会是龙头、是标杆;强县域是基础,是前提,这“四强”中的“强”,既是我们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更是发展的潜力与希望。

实现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健的政策支撑,离不开优良的政治生态,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时刻保持激情干事状态和拼搏奋进姿态,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西峰区委党校)

--> 2022-07-05 1 1 陇东报 content_18368.html 1 以“四强”行动推动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