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彩霞 谷羿 封康康
7月11日0时至7月16日10时,华池县出现强降水过程,境内共计30个观测站出现降水,其中特大暴雨2站、大暴雨14站、暴雨13站、大雨1站。最高降水量达313.9毫米,出现在华池县王咀子乡。这是华池县自196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持续强降水导致山体滑坡、道路损毁、房屋灌水、农作物受灾……经初步核实,本次强降雨共造成华池县12个乡镇92个村(社区)339个组5941户21174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631.18万元。
灾情发生后,华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乡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一线,指导部门、乡镇开展应急处置和减灾救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冲锋抢险救灾一线,现场调度、统筹安排,与乡镇村组干部一起排查隐患、转移群众;华池县公安局组织交警上路疏导交通,劝导群众安全出行;县公安、交通、应急部门工作人员冒雨清理塌方,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县水务、电力、通信等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及时排除隐患,保障水电通信安全通畅。
在华池县王咀子乡刘家庙小学,集中安置了4户存在房屋安全隐患的村民,67岁的李凤琴便是其中一位。李凤琴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不久前李凤琴刚做了大手术,必须卧床休息,不能下地行走。连续的强降雨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她和老伴向村委会打电话求助,半个小时后,乡、村干部和华池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救援人员冒雨赶到她家,将她从家中抬出,送到安置点。
为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华池县教育局协调各学校腾出教职工宿舍,为受灾群众提供安置点,仅王咀子乡刘家庙小学就腾出教职工宿舍6间、备用学生教室20余间。此外,华池县会同市消防支队抽调县消防队50人、县公安干警30人深入受灾严重的王咀子乡等乡镇,及时开展抢险救援,组织群众紧急转移避险。目前,已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7户41人,发改部门紧急调拨应急被褥20套、应急照明灯具6具。
在王咀子乡宪塬村桐树塬组,村组道路被强降水冲毁严重。宪塬村包村干部柴志一带着党员、村组干部沿路排查,组织人员对损毁道路进行抢修,周围的村民纷纷带着工具赶来帮忙。柴志一说:“我们从早晨开始抢修村组道路,装载机已经回填了3个大坑。”
由于大雨造成道路水毁严重,华池县交通局组织人员对全县5个片区内主要干线进行全面排查,调用装载机38台、挖掘机9台、翻斗车18辆、抢险救援人员320人,全力修复,保证道路畅通。目前,已清理塌方62处、水毁坑回填45处、中断道路修复4处,封闭式管理王咀子村通往刘家畔村上山道路1处。
针对电力通信中断情况,华池县协调市上保电车辆1台,投入3支抢修队伍、30名抢修人员、7台车辆进行抢修。悦上电力主线路于15日10时30分抢修通电,紫坊畔乡、上里塬乡段已于15日18时抢修通电,7月16日凌晨2时50分,全县已全部恢复供电。
此次暴雨,华池县城及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出现周边山体滑坡、路基下陷、塌方等情况,交警、公路等部门及时设置了锥桶、警戒线、警示牌,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县乡村干部24小时无缝衔接,奋战防灾减灾一线,持续开展巡查检查,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是党员我先上!”“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全县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成为群众防汛抢险救灾的主心骨。
7月15日,暴雨天气导致王咀子乡电力线路多处发生倒杆断线,华池供电公司知晓灾情后,第一时间成立供电保障抢修党员先锋队,赶往受灾现场组织抢修。在王咀子乡刘家庙村杨庄组乡村道路旁,因暴雨冲刷导致玉米地旁10千伏线路杆塔基础发生塌陷倒伏。华池供电公司副经理李宁带领12人迅速奔赴现场投入抢修。抢修人员顾不上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直到抢修结束,杨庄组家家户户的灯亮了,他们才收工离开。
在华池县王咀子乡银坪村,村民魏芳芳正忙着把房间里的淤泥清理出去。她说:“这是我们新盖的5间房,刚把家具买好,准备把老人孩子接过来住,就遇上这一场大雨。” 魏芳芳的丈夫周鹏是银坪村委会副主任,此刻的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正忙着和党员干部一起排查险情,抢修道路。
华池县上里塬乡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责任村开展工作,重点关注困难群众房屋状况及田间地头积水排涝工作,对冲毁的路面塌陷处设置警戒线,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防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房屋受损严重的2户居民已就近转移或投亲靠友,受损道路正在全力组织抢修。”上里塬乡党委副书记方向恒说。
灾情发生后,华池县各乡镇、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及时排查险情,对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居住地处于风险地段的受灾群众耐心劝导,对住房危险人群进行转移安置,对农户庄基院落积水进行抽排,对有安全隐患的基础设施进行抢修,最大限度消除强降水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动员群众开展自救。
截至目前,华池县防汛救灾工作稳步推进,群众生产生活井然有序,各级干部群众将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继续监测天气预警情况,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