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环县 共建优质环境 助企纾困解难

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 高武政

今年以来,环县紧扣“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思路,20个专责小组严格对照“三自”要求,明责任、找问题、补漏洞,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全方位优化,服务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环县整合督查事项,成立联合督查组,向社会公布了网络举报、电话举报、来信来访三种信访举报渠道,同步建立线索问题台账,开展专项督查2轮(次),推动解决具体问题82项。开通了涉中小企业案件绿色通道,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先后对4家涉案民营企业进行了公开听证,减免罚款12万余元;对2名民营企业负责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对1名个体户提出缓刑量刑建议,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以“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为契机,环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部门各单位对所办理业务进行了全流程优化。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中服务模式,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医保、住房公积金等部门业务统一纳入县政务大厅,把人社、民政、自然资源等48个部门的1444项事项整合到85个窗口统一办理,全面推行“一窗办”让群众少跑腿。

环县全面推行“网上办”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行业部门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共享,变“人员跑”为“数据跑”,开通了6994项网上办理事项,企业备案承诺资料由6项简化为3项,企业开办登记注册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注销、换证等事项实现即办即结。

县域经济发展,企业是主力军。为了提升服务质量,环县推行办事零障碍、服务零距离、企业零跑腿,贴心式、保姆式、帮办式的“三零三式”服务模式,为重点企业配备代办专员,全程帮办代办立项审批等前期手续,协调解决建设运行中的困难问题。环县按照“一人一企”“一企一策”的方式,由县级领导带头联系包抓重点龙头企业,突出问题导向,全力纾困解难,企业反映的275个困难问题已解决216个。

环县强化担当,创新金融助企方式,建立金融支持政策清单,成立小微企业续贷服务中心,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开通7个“小微企业服务绿色窗口”,推出“小微快贷”“纳税e贷”等信贷产品,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展期续贷2.2亿元,减费让利1662万元。环县还投入3000万元担保基金,撬动3家银行一次性授信“金羊供应链贷”3亿元。

环县还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环县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严执行“减、免、退”等惠企政策,上半年为各类企业和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2.17亿元、减税降费2826万元、缓缴税费755万元。

为了持续激发电商产业发展,环县每年为入孵企业减免费用130余万元,降低企业进驻孵化中心门槛,延长孵化期限,进一步依靠电商产业带动当地羊产业和小杂粮产业发展。

环县还实行摊位费、卫生费、物业费全部减免,市场监管、城管、环卫、公安联合服务等模式,大力发展“夜经济”,三条夜市街日营业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带动从业人员稳定增收,餐饮消费持续增长。

--> 2022-07-31 1 1 陇东报 content_19344.html 1 环县 共建优质环境 助企纾困解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