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共享自习室—— 城市里的“充电”港湾

本报记者 路世玲 徐雅荷

在西峰城区南苑路一处三层楼房里,有一家“南苑共享自习室”,为考公务员、考医师资格证、考研究生、考律师资格证等备考人群,提供了一个“充电”港湾。

近日,记者走进该共享自习室,整齐划一的可调节桌椅、半封闭小隔间、休闲宽敞的休息间一应俱全,配上热水、咖啡、茶包、水果、餐巾纸、自助打印机等,将自习室里的学习氛围衬托得浓郁而雅致。伏案的自习者注意力专注,能听到的只有书本的翻页声和笔尖在纸面的摩擦声。

记者了解到,选择在共享自习室学习的人,多为考试族,其中考研族、考证族、考公族居多。根据不同人群的作息时间,共享自习室的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至晚上10点,每天平均收费标准为10元/人。白天来的大多为学生,上班族则比较青睐晚自习。

去年大学毕业的周嘉伟,一直在备战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今年8月份,她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西峰定居。通过微信朋友圈,她和家人发现了这家共享自习室。“来这里学习已经一个多月了,感觉这里很安静,环境不错,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学习氛围很浓。”周嘉伟告诉记者,她自己在家的时候,一会儿刷刷短视频,一会儿翻翻朋友圈,一天就过去了,根本没办法专注学习,来到共享自习室和大家一起学习,感觉回到了上学的时候,效率高多了。

上海电力大学大三学生贺楷洋,因受疫情影响,自今年秋季开学以来,一直未返校,在家里上网课。一周前,家住西峰区中心血站巷的他,发现了这家共享自习室,就实地了解了一下。“和我之前去过的自习室相比,这家共享自习室离家近,来回方便,而且空间更大。”贺楷洋告诉记者,年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即,他每天坚持来这个自习室,从下午2点一直学习到6点,晚上还要来这里上晚自习。

据该共享自习室负责人赵丽芳介绍,自习室占地200平方米,可容纳42套桌椅,自习区域分为公共区、助考区,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自共享自习室运营以来,每天人数最多时达到20多人。

“目前,来自习的群体,已不仅限于学生、考试族,也不乏白领一族。能够将很多勤奋、努力的人聚集在一起,对自己、对别人也是一种激励。”赵丽芳一边整理书籍一边说,如今,学习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自己开办这家共享自习室,初衷就是让想学习、爱学习的人,能够在喧嚣闹市中寻觅一处寂静的学习港湾。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西峰城区兰州路、北大街、九龙北路、金江名都、昊鑫时代广场、陇东学院等商圈及学校周边,逐渐兴起了一种付费便提供座位、茶歇的自习室。它们或跻身于写字楼,或隐匿在居民区,成为不少学生和白领在闹市中提升自我、备战考试的一处静谧空间。

--> 2022-11-03 路世玲,徐雅荷 1 1 陇东报 content_22473.html 1 共享自习室—— 城市里的“充电”港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