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深刻领悟“三个务必”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本报特约评论员 徐振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一重大论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管党治党的警醒自觉和主动作为。从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深刻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优良传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既是对党的百年历史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发出了最强政治动员。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即将夺取全国胜利后更伟大、更艰苦的新中国建设,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是对“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是对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为全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充分预见了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所面临的新挑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进一步指出“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一百多年来曲折而光辉的历程进行深入总结,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斗志昂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明确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思想,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告诫,是对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篇章的新要求,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窑洞对”到“赶考”说

1945年7月,在延安访问的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和毛泽东在窑洞畅谈,提出“历史周期率”一说。黄炎培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庄重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实践表明,正是依靠人民才取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前,毛泽东对周围的同志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党持续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当年,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我们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如今,我们党已走过百年历程,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只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在新征程中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两个答案”从人民和党自身的双重角度形成一个权力监督制约的完整闭环,为我们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三个务必”充分体现了“两个答案”。

深刻领悟“三个务必”,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反映出历史唯物主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是对中国发展与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完整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提法,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一个,就是要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是坚持自我革命、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这是对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继承。1949年3月,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70多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两个务必”,经受住了取得全国政权和长期执政过程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和困难风险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重申全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是要激励全党同志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这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验,也是夺取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伟大胜利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提出,全党同志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向全党发出了敢于斗争的强烈信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新的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随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特别是要有效防范化解可能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就是要激励全党全社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从井冈山到陕北,从陕北到西柏坡,再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赶考”。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大考。

时代考卷常出常新,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党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难、“答题条件”越来越难以预料。只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唯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 2022-11-16 1 1 陇东报 content_22914.html 1 深刻领悟“三个务必”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