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杨晋骁
(2022年12月1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依靠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法院正确指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积极争取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聚焦市委“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全市法院“一年位列全省中偏上水平,两年进入全省前列,三年稳步走在全省前列”工作目标,忠实履职、能动司法,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11月30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51424件,收案数位列全省第二;审(执)结48457件,同比上升19.62%,创历史新高,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76%。市法院受理案件4624件,审(执)结4441件,同比上升14.81%和36.39%,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46%。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通报中,全市法院审执率排名全省第一。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担当作为顾大局
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服务保障中心大局。
突出强化政治引领。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汇报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案件20件(次),办理批示34件,办结率100%。强化理论武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5次,党支部集中学习交流119次,专题辅导12次,切实以更高的政治要求引领法院工作、以更优的审判质效落实政治任务。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法院党组专题研究4次,制定出台《庆阳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14个,拧紧优化营商环境责任链条。公正高效护航企业发展,审结涉企案件12714件。守护公平诚信市场交易秩序,审结合同纠纷案件18746件。设立金融法庭,审结金融案件2844件。设立破产法庭,审结破产案件6件,依法从快推进标的额23亿元的昊鑫公司破产清算案。设立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合议庭,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9件,市法院审理的欧普照明公司诉第某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入选“全省知识产权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市法院主持妥善调解5.4亿元的庆阳金融中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推动搁置近三年涉执行标的8亿余元的澳恺华府房地产项目复工复产。开展“法律进企业、护航促发展”系列活动,调研走访企业101次,收集意见建议120条,减免中小企业诉讼费182.7万元,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市法院荣登庆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红榜”第一期第一名,在全省法院、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深入推进化解“登记难”。坚持把化解“登记难”作为重点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化解“登记难”工作领导小组,专责包抓推进化解。深入项目单位,驻地办公,督促完成人防消防施工验收。探索形成“引导诉讼、解除查封、置换抵押物、执行和解”等法院方案,审结涉“登记难”案件363件,包抓督办的昊鑫嘉苑、豪庭名苑办证1007户,用时半年全部完成化解任务,收获群众锦旗和口碑。协助化解东方丽晶城市综合体、真宁新苑、科教苑项目涉法涉诉涉抵押难题,为全市8000余名购房户办证打通司法渠道,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全力助推依法行政。服务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受理行政案件532件,审结512件,同比增长23.72%和43.08%。支持全面依法治市,发布《2020—2022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审结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18件,执行到位金额5200万元。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建立行政执行联动机制,审结涉税案件70件,涉案标的6.41亿元,执行到位8444.73万元。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审结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征收补偿案件120件,行政确权、许可、登记类案件30件,助力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件,与榆林、吴忠等六地中级法院签订《黄河中上游流域毗邻省区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筑牢生态环境司法屏障。
二、维护稳定促和谐,平安建设保发展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受理刑事案件2082件,审结1986件,判处罪犯2433人,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
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审结涉邪教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3件,判处罪犯17人。从严惩处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269件,判处罪犯372人。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审结涉枪涉爆涉毒品犯罪案件27件,判处罪犯69人。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7件,判处罪犯72人。落实行贿受贿一起查,审结行贿案件18件,判处监禁刑7人。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稳妥审理涉疫案件,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庆阳、法治庆阳贡献法院力量。市法院刑二庭获评“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抓实抓好常态化扫黑除恶“十件实事”,审结一审涉恶案件6件、二审5件,结案率100%,判处罪犯70人,其中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1人,重刑率44.29%。审结严重扰乱社会治安、霸凌残害未成年人的陶某某等25人恶势力犯罪团伙案。深化“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审结涉恶势力“保护伞”犯罪案件1件,追缴、没收、执行“黑财”5497.9万元,坚决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依法打击经济犯罪。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审结违法放贷、高利转贷、贷款诈骗等犯罪案件25件,判处罪犯63人,涉案金额4.35亿元。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及“黑灰产”等犯罪案件194件,判处罪犯537人,判决罚金及追缴、没收、退赔财产2.8亿元。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惩投资养老、保健品坑老、套路贷等犯罪案件7件。保障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审结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倒卖油煤气等涉能源犯罪案件29件,判处罪犯66人,为维护平稳健康的经济秩序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审结制售伪劣种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3件7人,维护粮食安全。审结危害食药安全、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案件489件497人,群众餐桌、用药、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开展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审结7件28人,公民隐私权得到有效保护。建立退役军人诉讼绿色通道,严惩破坏军婚犯罪1人,保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免予刑事处罚17人、适用缓刑235人,一审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三、全面履职守初心,司法为民显情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受理民商事案件31926件,审结30363件,标的额44.41亿元,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全面正确实施民法典,创建“为民办实事示范法院”,审结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涉民生案件1418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结婚姻家庭、“一老一小”抚养赡养案件6458件,对家庭暴力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7份。保障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依法减免缓诉讼费382件235.24万元,司法援助困难群众20案4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5.53万元,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多措并举攻坚执行。受理执行案件16518件,执结15230件,执结率92.2%,同比上升12.3%,执行到位金额21.27亿元,同比上升49.78%,执结率首次位列全省第一。推进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成立专班、一案一策,开展百日清收攻坚行动,依法清收10.93亿元,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在全省法院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开展“涉金融、涉民生、涉黑财、涉职务犯罪”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2384件,执行到位金额11.77亿元,其中返还当事人11.43亿元,上缴财政3445万元,攻坚执结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落实市委“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集中清理发放执行款4023案2.59亿元。依法惩戒规避和抗拒执行行为,与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强化协作联动,形成共同惩戒失信行为工作机制,全市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792人、企业193家,限制高消费8171人次,司法拘留拘传176人,以拒执罪判处刑罚10人,助力诚信庆阳建设。与延安、鄂尔多斯等十一地中级法院签署《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城市群法院执行工作联动框架协议》,实现跨区域执行“同城效应”,坚决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优化司法便民服务。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当场立案率98%。网上立案7725件,跨域立案369件,方便群众就近受理、少跑快立,“立案难”问题得到有力解决。提升诉讼服务水平,12368司法服务热线互联互通、解答咨询、限时办结,诉讼服务大厅设置立案、诉费缴退、执行、信访等10个便民窗口,实现群众“只进一个厅,诉讼一站清”。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延伸诉源治理端口,“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常态化运行,与市银保监分局联动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全市法院诉前调解结案5304件。智慧法院深度融合应用,“云上、云间法庭”手机开庭4007件,电子送达11177件,邮政集约送达23279件,网上委托鉴定评估拍卖2318件,远程提讯开庭114案213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让正义提速、为群众解忧。
品牌特色争创一流。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重视调解、心系群众、方便诉讼的优良传统,制定十一项举措建设庆阳司法品牌。着力建强阵地,全市法院均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市法院在8个人民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优化果园、油气、大数据等功能法庭作用,彰显窑洞、集市、田间等特色法庭优势,全市法院巡回审判527场(次),就地化解矛盾纠纷359件,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着力建优举措,建立“调解优先、诉调对接,调审融合、精准裁判”新型民事审判模式,开展法官“走基层、大回访、大排查、重调解”活动,推行“五就地”办案方式,调解结案6602件,当事人撤诉4918件,调撤率40.12%。着力建实载体,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网上服务窗口及线上调解室,打造“线上马锡五”“现场马锡五”,在线调解案件1737件。着力建好品牌,最高法院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在庆阳成功举办,来自13个省级政法部门领导和14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交流研讨,庆阳法院司法品牌创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发源地优势充分彰显。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经验做法被依法治省办作为特色工作在全省通报,两个人民法庭被省法院评为“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
四、持续深入推改革,司法公正见实效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员额法官人均办案194件,最高结案500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14天,审执质效显著提升。
司法责任制不断完善。健全审判权责清单制度,落实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院领导带头办案5476件。完善重大疑难复杂敏感等“四类案件”识别监管机制,及时报告、推送提醒、预警提示、动态监管,确保放权与监督有机统一。
审判管理高效运行。用制度促规范、向管理要效能,完善考核实施办法,量化赋分、专项评比、末位问责。构建“大审判管理”机制,周督促、月通报、季推进,开展“案件大评查、案例大评选、文书大评比、庭审大观摩”四评选活动,评选优质案件、精品案例、优秀文书、规范庭审40个,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审级职能定位精准。充分发挥两级法院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有效定分止争职能,全市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90.52%,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23.21%,实现审判质效“一高一低”良好效果。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市法院成立婚姻家庭、环境资源、建设工程、知识产权4个专业合议庭,以专业化审判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落实级别管辖、提级管辖、指定管辖司法制度,指定庆城、宁县法院集中管辖行政案件280件,西峰区法院集中管辖环境资源和知识产权案件21件,司法职权配置更加科学。
审判监督规范有序。强化制度监督,修改完善市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发挥审委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监督指导审判职能,确保“同案同判”“类案同判”。深化内部监督,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全力以赴攻坚积案清理,旧存案件清结率达到97.98%。认真办理涉诉信访,常态化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办理院长信箱群众来信41件,建立“信访+业务+督察”联合处置信访案件工作机制,办理市委、省法院转办及市法院信访件278件,办结率100%,全年未发生进京访、赴省访、群体访涉法事件。
五、自我革命强素质,队伍建设展新貌
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培育“五个过硬”高素质专业化审判人才,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强化阵地建设,市法院完成机关党委换届选举,改选7个党支部,机关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党建活动,与最高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在南梁开展支部共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市法院党员干警赴山城堡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举行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2次,对重要案件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全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治、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定期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教育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认真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记录违反“三个规定”75条,制定法官离任离职禁业期和从业行为限制清单。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市法院处理违法违纪干警8人,同比下降58%。
持续投入“两型”机关创建。全力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认真落实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限时办结、群众评价等7项制度,全市法院接待窗口全程监控,动态巡查、实时通报,切实规范司法服务。市法院成立督查组对全市法院干警庭审不规范、接待当事人不主动等问题公开通报10期32人次,促进纪律作风向上向好,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
持续提高队伍素质能力。优化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员额法官动态管理,遴选递补员额法官27名,退出17名。树立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80、90后年轻干部充实中层管理岗位,下派基层法院挂职锻炼。开展“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创建活动,组织干警参加省市各类培训825人次,举办培训班2期,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六、接受监督促公正,能动司法赢公信
增强接受人民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不断改进提升法院工作。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办结人大政协批示件4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件。加强代表委员联络,积极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指导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执行等工作6次,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执行、旁听庭审24次,市法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宣讲两会精神并参与窑洞法庭巡回审判,被《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让司法活动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
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公正审理抗诉案件,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受理刑事抗诉案件7件、民事抗诉案件5件、再审检察建议8条,检察长列席市法院审委会2次,共护公平正义。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深化司法公开,全市法院庭审直播6066场(次),裁判文书上网11599篇,官微官博发布法院动态、普法信息855篇,推出“法润庆阳”微动漫、微电影、短视频等普法作品27部,点击量超30万人次,全市法院工作被《人民法院报》《甘肃日报》《甘肃法制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对重大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法院主动作为、履职担当、争先创优,涌现出国家级、省部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新时代政法英模等8个模范典型。我们深切体会到: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市委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离不开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各位代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解、监督、支持法院工作,共同推动和见证了庆阳法院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位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准确领悟把握新要求的能力还不够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面对案多人少矛盾不断凸显的新情况,诉前调解和诉讼调撤率还不够高,推进落实共同参与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面对司法改革带来的新考验,司法权力内部制约监督还不够完善,干警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服务大局与执法办案高效推进,司法为民与公正司法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一、站在历史新起点,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让政治理论学习成为提升审判能力的“引擎”。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章,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全市法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把握发展新机遇,以更实举措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坚持常态化扫黑除恶,严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食药环、黄赌毒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化解金融风险,司法服务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三、不负人民新期待,以更深情怀践行司法为民。妥善从快审理涉民生案件,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严格规范终本程序,切实提高实际执结率和财产到位率,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加强“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庆阳司法品牌建设推广,提高司法便民利民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高期待。
四、面对改革新挑战,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推进审判权制约监督、法官惩戒问责、依法履职保障等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诉讼服务水平,以科技力量赋能审判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奋进时代新征程,以更严作风锻造过硬队伍。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勇于自我革命,永葆斗争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不断提高干警履职能力,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培养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全市法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法院有力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坚定信心、担当实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山川更加秀美、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庆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