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雅荷
“2022年12月29日,银兰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在新闻里看到这条消息的庆阳人田凯当即拿起手机,开始浏览兰州至庆阳的高铁票,规划着回家时间。
今年31岁的田凯已在兰州生活了13年,2010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入职中国工商银行甘肃分行,十几年间,他每年数次往返于兰州、庆阳之间,见证了庆阳交通的“巨变”。
“2020年前,我去兰州都是乘坐大巴车,早上七点就要出门乘车,等到学校已经是下午三四点,8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滋味可真不好受。”田凯说。每次出发的时候,他一大早就要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前往汽车站,乘坐直发兰州的大巴车。挤过大巴车那狭窄的过道,将行李放进头顶的行李架中,在摇摇晃晃的车里昏昏欲睡。来到兰州车站后,他还要再换乘两路公交,才能到达学校。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开通,田凯终于体会到了“出行路上的幸福感”。“只需要半天时间,我就可以坐着舒适、快捷的高铁从兰州回到庆阳,虽然需要在西安中转,可与以前相比出行条件好多了。”田凯说。如今,随着银兰高铁的全线开通,让兰州与庆阳的距离更近了一步,高铁直达,全程只需4个多小时。
2022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统筹资源要素,发挥行业优势,把准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安全便捷、票价低廉、准点率高等优势,持续保障铁路运输能力。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市铁路客运站累计发送旅客72.39万人,累计收入9796.32万元。
2023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建设“交通强国”持续发力,加快铁路项目谋划。配合发改部门推动西平铁路开工建设;争取庆阳至长庆桥、环县至褚家湾能源专用线尽早动工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启动涉铁交通项目研究工作,依据3条铁路在市域内的走向、设站、与公路接驳、与客运枢纽衔接换乘等控制要素,谋划实施一批公铁联运项目,力争在“十四五”中期调整“窗口期”纳入规划、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