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异株是否可能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专家研判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刚经历了疫情大流行,人群体内留存的中和抗体会在短期内提供免疫保护,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的、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个案调查与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
常昭瑞同时表示,目前多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学校发生疫情,要平衡好疫情处置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关系,由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既往感染水平、疾病严重程度、疫情发展阶段、病毒的感染株等进行综合研判和风险评估,然后做出相关处置。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提醒,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倡广大人民群众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在提前预警方面,疫情监测体系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杨峰介绍,为动态掌握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及时监测病毒变异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评估医疗资源负荷情况,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监测渠道,形成多个监测子系统。
据介绍,国家疾控局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同时,继续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提高数据收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分析能力,并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疫情报告专项执法检查。
(来源于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