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河西走廊的那个小城酒泉,在盛夏季节是干燥酷热的。6岁的我从热浪滚滚的街上飞奔到家门口的时候,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在推开涂着蓝漆的木头门的瞬间,我开始迟疑和紧张了,我把双手背在身后,心跳得咚咚响,耳膜好像都要被震破。
为什么紧张?因为我背着爸爸妈妈,在他们午睡的大中午,跑出去买了一本书、一支铅笔和一个橡皮擦。我怕他们会责备我自作主张花钱买了这些东西。钱是平时他们给我买冰棍吃的,一般来说,我都舍不得用,馋极了才会偶尔买一根。我把钱存起来,压在桌上的一个小罐子底下。
当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从背后拿出这三样东西展示给父母的时候,妈妈笑了,爸爸也笑了,说:“买书是多好的事啊,怎么吓成这样?好像我们是讨厌娃娃看书的家长似的。”
6岁的我还没有上学。买回来的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去新华书店,为什么没有买别的故事书,而是选中了一册语文课本。我能记得的就是自己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认字,主动让爸爸妈妈教我识字,每天都很用心地读读写写。五岁那年春天,我说我要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写一封信。为此我酝酿了好几天,等到真的要写信那天,我却感冒发烧了。但这一点也没有影响我写信的劲头和热情,我从床上爬起来,坐到方桌边去,红着两个发烧的脸蛋,开始给爷爷奶奶写信,因为太认真,也因为太紧张,手指把铅笔握得紧紧的,等写完了信,手心里全是汗水。我羞涩但是又炫耀地把信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很惊讶,夸我的信写得特别好。我激动地捏着那张向爷爷奶奶写下我心声的纸张,觉得自己的感冒已经全好了。
我拿着这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时常喜欢把鼻子贴在纸上闻墨香,这墨香让我感到幸福。我读着每一篇简单的文字,津津有味。现在推测,我选了一年级的课本,可能是缘于内心对上学的渴望吧!
一年多后,我终于可以上学了。上小学的情形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大都模糊了,我还记得的,是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小院里读书的情形。那小院是班上一个女同学的家,她的家境相对好一点,父母时常会买课外书给她,而且都是经典的儿童文学,叶永烈的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选》等。我们几个特别爱看书的同学都向这个女同学表示足够的友好,就是为了能有机会看看她的书。其实她很大方,不需要我们讨好就很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大家分享。我们时常在下午放学后去她家,其中一位同学捧读,其他同学搬了小凳子出来,围坐成一圈。我当过诵读的那一位,也是很多时候的倾听者。小院里总是落满金色的阳光,我们的头顶和后背都被晒得热烘烘的,书的每一页纸张和那上面的文字,也都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一种美妙的馨香,而那些故事里的神奇情节,就随着阳光融进了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睛里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
因为《木偶奇遇记》,我不敢说半句谎话,害怕自己的鼻子在说谎后变长,那得有多丑啊,这是一个十分爱美的小女孩绝对不能允许的。因为《小灵通漫游未来》,我脑海里的想象力疯长,对未来世界充满热望……后来的事实证明,叶永烈爷爷在这本书里描述的种种幻想情形,全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现实,叶永烈爷爷多有预见力呀!写书的人多厉害呀!
对故事书和科幻书的热情自不必说,我还迷上了唐诗宋词。把一首唐诗或者宋词抄在小纸片上,上学放学的路上背下来。冬天下雪的清晨,天还黑着,我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踩着洁白的雪地,听它发出咯吱咯吱地轻响,背着小纸片上的唐诗,眼前是细细密密的雪花,像白色的小蚊蚋那样在暖黄色的路灯下飞舞。双休日和寒暑假,我从来不睡懒觉,早早起床,带着《唐诗三百首》,穿上白球鞋开始晨跑,沿着那条宽敞的马路,一直跑到酒泉唯一的公园——泉湖公园。公园里有两潭湖水,湖边站着弯弯的垂柳,有一座九曲桥,桥的影子倒映在湖水上,微微颤动,还有一些石头假山,可以在假山中爬上爬下玩耍。我心爱的事儿是在湖边徘徊,朗读、背诵唐诗,诗里的意境都在湖边找到了感觉,我闻到了每一首诗、每一句诗的味道,那是各种不同的香味,让我心潮澎湃,我旁若无人地诵读,陶然自醉。
春夏时节的泉湖公园里树木茂盛,郁郁葱葱。还有延伸而去的葡萄架长廊,翠绿的叶片在风中颤动,弯弯曲曲的嫩绿色葡萄丝儿细巧、柔软。我用心地观察,因为觉得这一景一物都很美,还因为我想回家后把所见所感写成作文。至今我都记得自己写过的一个描述盛夏绿树的句子,形容看到繁茂绿叶时,“感觉是在大口地吃着菠菜”。
到了黄昏时分,我也常会到公园里去,带着一个小画夹、12色水彩颜料和小板凳。那时候我热衷于画画,临摹了许多素描和水彩画。去公园是为写生,我坐在小板凳上,打开小画夹,对着眼前的景物画起来。先用铅笔勾勒线条,然后拧开小小的水彩管上色,水彩颜料特有的那种气味缭绕着,我觉得自己也变成彩色的了……有游人过来围观、赞叹,我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在纸上涂涂画画,心里却紧张、尴尬得要命,手抖得画出来的线条都不听话了。就算已经这么紧张、尴尬了,我也还是觉得有些洋洋得意的。
早早儿地遇见了、爱上了阅读和画画,才有了后来我和儿童文学写作的一见钟情。童年是盛开的,和童年有关的一切都开始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