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乔洁
“手工电弧焊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其技术要领一般分为引弧、运条、接头、收尾四个部分。”日前,在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上,焊接专业理论课教师赵广前正在给学员讲解电焊工技术。
这已经是第六期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了。据了解,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着力提升全县劳动力技能水平,拓宽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后,致力于企业发展与定点帮扶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于2018年启动实施了焊工技能培训项目,为参训学员“蓄能充电”,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自我造血”能力。
“培训从引弧、运条等基础培训科目开始,重点培训三块板、两项管的手工电弧焊、气割风焊等焊接科目,同时结合社会就业需要,定向增加手工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培训课程,让参训学员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焊接技术,及时就业。”赵广前介绍。
26岁的张伟伟中专毕业近7年了,他做过销售,开过餐馆,收入都不能达到预期。今年,第六期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的招生公告刚一发出,张伟伟便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培训班开班以来,他每天认真听讲,积极参加实践练习,用他的话说,“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所以,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培训时不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希望我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的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张伟伟说。
和张伟伟一起参加培训的有60人,他们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急需学习专业技能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通过焊工培训,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用焊枪“焊”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第六建设公司,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从甘肃环县来的“焊匠”董小龙。董小龙是最早参加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的学员,经过3个月培训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第六建设公司工作。现在,这个大西北来的农村小伙已经成为业务熟练的“小师傅”,既能给重达数十吨的大型设备“修复伤口”,也能给小到毫米级的工件“把脉问诊”,还被授予“机动焊小能手”称号。2021年底,董小龙所在的项目焊接合格率达到100%,他也获得了公司授予的“优秀工作者”称号。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给我的这次就业机会,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董小龙说。
据悉,焊工培训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根据环县实际,帮助农村脱贫劳动力走出大山、走向央企,实现稳定就业量身打造的帮扶举措。目前已成功开展五期,正在进行第六期培训。成功输转环县、华池县两地188名适龄低收入群众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子公司就业,人均年收入近8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致富”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进一步加大了焊工培训支持力度,近3年投入专项资金205万元,较2018年增加了60%。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湖南工业技师学院达成校校合作,聘请理论更强、技术更精的国家级焊接大师方军南和兰军来环县施教,从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器材升级改造、教学力量帮扶等方面开展点对点、手把手全程指导,并根据学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因人施教,“一人一策”,确立了“外引专家强团队、内培人才抓教育、上接企业促就业、下联家庭稳民心”的培训机制,让焊工培训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学员学习掌握迅速,培训效果十分突出。
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的底色在发展的年轮中温润如旧,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呼吸”。以技能培训为途径,努力实现智志双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把技能培训和提升作为长远帮扶的有力举措,让焊工培训成为环县低收入群众稳定就业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