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
规范各类政务App、减少不必要的打卡、整治工作群过度留痕……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扎实开展,各地各单位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基层干部到实践中打卡、在业绩里流汗,受到干部和群众欢迎。
打卡、留痕形式化流弊已久。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一度从“办公桌”走向“指尖”,从“纸质化”迈向“数字化”,出现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形式主义”等新倾向。一些地方政务App过多过滥,以打卡等形式考核登录率,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满屏都是App”“专人负责刷积分、填数据”等吐槽声不绝入耳;一些单位要求事事留痕,工作地点定位、工作过程拍照、会议过程记录、事后上报材料等过度留痕问题让基层苦不堪言;有的单位存在“机械式整改”“应付式整改”等问题,改来改去问题变种、花样翻新,政务App打卡、留痕少了,微信、钉钉等工作群里“爬楼”式的公告、回复、转发却多了……一段时间以来,形式主义“指尖化”“数字化”成为基层新负担。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更加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通过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