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根据市场需求和网络人士特点,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搭建网络主播培训平台,以组织实施“村村播”工程为牵引,全方位组织开展网络人士培训班,多层次开展“网红培养”“新农人”培育工程,推动环县实现了“村村播”到“村村统”的目标。
盛夏时节,走进环县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生态农庄,蔷薇、玫瑰竞相绽放,乡村风景美如画。
位于大山深处的庄子峁,过去贫穷落后,群众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缺少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直播带货的迅速兴起,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带领乡亲们通过直播销售自家的农特产品,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如今,庄子峁的家家户户都有产业、人人都会直播,农庄统一申请了商标、定制了包装,土蜂蜜、手工酱醋、石磨面粉、辣椒等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农庄游玩。截至6月底,庄子峁生态农庄通过接待游客、销售民俗产品和农特产品创收达50万元。
庄子峁生态农庄是环县委统战部打造“村村播”示范点的一个缩影。“我们将按照市、县委统战部的要求,通过直播带货发展农庄产业,通过讲好农庄故事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把我们庄子峁建设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网络统战的模范村。”杨清艳说。
网络统战工作也助推了环县羊产业的发展。日前,在环县羊羔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车道育肥场,群众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等待领取自家的羊。不一会儿,1000多只怀孕的母羊被分给了200多户群众。“这次分红的群众都是3年前入股的群众,大家按照入股额度领取羊只。随后,每周二、周四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在网上直播,为群众讲解养殖知识。”车道育肥场场长田元元说。
记者了解到,网络统战“村村播”工程实施以来,车道育肥场开通直播账号,每周进行直播,除了宣传推介环县肉羊产业、销售优质羊肉外,还为养殖户讲解保价收购政策、羊只饲喂配方、动物疫病防治等内容。
通过“村村播”模式,让网络乡土人才带动有条件的村民成为懂网络、会直播、善运营的“新农人”,实现产才融合,让直播成为“新农活”,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促使“新农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自今年3月实施网络统战“村村播”以来,环县网络人士通过直播带货,带动线上销售环县农特产品1.78亿元,面向全网更好地宣传了庆阳,进一步助推本土特色农产品走出甘肃、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