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中国民俗风,庆阳香包情。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备受全市人民期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9月26日隆重开幕了。本次香包节吸引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28个省(市、自治区)和全省14个市州的1000多家企业、千余名客商参展参会,层次之高、产品之多、规模之大为历届之最。我们对节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长期以来,质朴智慧的庆阳人民,把远古图腾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创造了具备礼仪佩戴、装饰审美、定情馈赠、生活实用等功用的民间刺绣工艺品——香包。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庆阳香包以其祈福纳祥的精神价值、装饰美化的审美价值、驱虫助眠的实用价值和创富增收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庆阳文化的鲜明标识,庆阳因此被评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庆阳香包被评为“最具魅力文创旅游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办好香包节,是挖掘庆阳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要。庆阳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被称为“庆阳五绝”,其中香包更是将艺术与技术、生产与生活、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融为一体的典范性文化产品。本届节会期间将举办文化展示、产品展销、高端论坛、购销洽谈、招商引资、文艺演出、踩线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相信以香包为媒、节会为台,借助专家学者、企业客商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香包产业参与者的智慧和力量,庆阳民俗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庆阳文化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办好香包节,是树立庆阳良好形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庆阳油煤气、风光电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完善,是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南水北调、东数西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战略的汇聚之地,机遇千载难逢,目前正在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宾客们齐聚庆阳,一起探寻黄土大塬上的文化瑰宝,分享高天厚土的独特魅力,感受大美庆阳的“诗与远方”,庆阳政通人和、蓬勃发展的形象定会深入人心,庆阳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会随之声名远播。
办好香包节,是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的有效举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连续举办了17届,已经成为庆阳增进民俗文化交流、推动香包产业发展的专业性节会, (下转2版)